《减字木兰花 上巳后一日途次洧川》
时间: 2025-01-17 10:40: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上巳后一日途次洧川
花红草绿,昨日浓春经阮曲。
碎雨零烟,今日愁人过洧川。
三春去半,半付邮亭和驿馆。
溱洧潺湲,上巳无人出采兰。
白话文翻译:
花儿红,草儿绿,昨日在阮曲中享受浓浓的春意;
今天细雨如烟,忧愁的人在洧川边徘徊。
春天已过一半,书信和旅馆的消息也半途而废;
溱水和洧水潺潺流淌,上巳节无人与我一同采兰。
注释:
- 花红草绿:描绘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阮曲: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比喻春天的乐曲。
- 碎雨零烟:细雨如烟,形容天气阴郁。
- 洧川:指洧水,流经今河南省。
- 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
- 邮亭和驿馆:古代邮寄信件的地方。
- 溱洧潺湲:形容水流潺潺的声音。
- 上巳:农历三月初三,古代的节日,常有采兰活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1690),字士铨,号白云,清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感情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上巳节后,诗人游历洧川,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和内心的孤独。开头的“花红草绿”直接引入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接着“昨日浓春经阮曲”则点出曾经的欢乐时光,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碎雨零烟”一语,带来了忧伤的情绪,细雨如烟,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愁苦。
“春天已经过去一半”,在这里诗人不仅感叹时光的流逝,还隐含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最后的“上巳无人出采兰”则是对节日气氛的失落感,春日的热闹与欢愉在此刻变得遥不可及,诗人独自一人,感受着流逝的春光,生出无限惆怅。这首诗情景结合,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花红草绿”描绘出春日的活力。
- “昨日浓春经阮曲”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
- “碎雨零烟”转折,带出今日的愁苦。
- “三春去半”感叹春天的流逝。
- “半付邮亭和驿馆”暗示书信的孤寂与思念。
- “溱洧潺湲”描绘水流的声音,增添了意境。
- “上巳无人出采兰”强调孤独与失落。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花红草绿”与“碎雨零烟”,形成和谐的音韵。
- 比喻:将春天的美好与愁苦的雨水形成对比,突显情感。
- 拟人:水流的声音仿佛在诉说诗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奈,流露出孤独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美好与青春。
- 雨:象征忧伤与离别。
- 川: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光的无情。
- 兰:象征高洁与孤独,古代常用于文人雅士的采兰活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花红草绿”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夏季
- B. 冬季
- C. 春季
- D. 秋季
-
“碎雨零烟”中的“零烟”是指什么?
- A. 烟雾
- B. 细雨
- C. 噪音
- D. 霜冻
-
“上巳无人出采兰”中的“无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忙碌
- D. 兴奋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陈维崧的《减字木兰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时光的感慨,但前者更显得孤独而惆怅,后者则更倾向于温柔的怀旧情绪。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