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监五绝三》

时间: 2025-01-01 13:04:46

鹙子犹应昧此缘,室中那有久如天。

饶师掷过三千界,浮玉西津故俨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鹙子犹应昧此缘,
室中那有久如天。
饶师掷过三千界,
浮玉西津故俨然。

白话文翻译:

鹙子(海鸥)如今还不明白这种缘分,
室内又哪里有时间像天空那么久远。
饶师(佛教高僧)早已超越三千个界限,
而浮玉(佛教经典)在西津(西边的渡口)依旧是那样显赫。

注释:

  • 鹙子:海鸥,象征轻盈与自由,暗示凡人对世事的无知。
  • :不明白,迷惑。
  • :缘分,因果关系。
  • 饶师:佛教高僧,可能指某位著名的禅师。
  • 三千界:佛教中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象征广阔的宇宙。
  • 浮玉:指珍贵的事物或经典,可能指佛教的教义。
  • 西津:西边的渡口,可能象征着通往彼岸的道路。

典故解析:

  • 三千界:源于《华严经》,描述的是宇宙的广阔与复杂,表现了佛教对世界的宏观认识。
  • 浮玉:常用来形容珍贵的事物,可能隐喻佛教的教义或经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允和,号仁山,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洒脱,常带有哲理性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金山寺,表明作者在此处的感悟和反思,体现了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体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海鸥的意象引入,表现了对世间缘分的思考。首句“鹙子犹应昧此缘”,展现了作者对人们在世俗生活中迷失的无奈与叹息,暗示即使是灵动的海鸥,也未必能理解生命的真谛。接着,“室中那有久如天”,以“久如天”来描述时间的流逝,暗示在有限的生命中,人们又有多少时间能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呢?

再往下,“饶师掷过三千界”,提到了佛教的高僧,意寓已超脱世俗,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这里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浮玉西津故俨然”,则将视线转向佛教经典的庄严与永恒,表明即使在世俗喧嚣中,真正的智慧和真理依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构筑出一种哲理思考,既有对世事的感慨,又有对超脱的向往,体现了作者的深邃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鹙子犹应昧此缘:海鸥依然迷惑于这种缘分,象征着人们对生命的无知。
  2. 室中那有久如天:在室内又怎能有时间如同天空那样悠远,表达对时间的感慨。
  3. 饶师掷过三千界:提到高僧已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更高的境界。
  4. 浮玉西津故俨然:即使在西津,佛教经典依然显现其威严,暗示真理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鸥比作迷失在世间的人,表现无知。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相对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象征:海鸥、佛教高僧、浮玉等意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的迷茫与超脱的智慧,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佛教哲理的尊重与信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鹙子:象征迷失与无知。
  • 饶师:代表智慧与超越。
  • 浮玉:象征真理与永恒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鹙子”象征什么? A. 迷失与无知
    B. 智慧与超脱
    C. 自由与飞翔

  2. “三千界”指代什么? A. 人生的困惑
    B. 宇宙的广阔
    C. 佛教的教义

  3. 诗中“浮玉”在这里代表? A. 珍贵的事物
    B. 世俗的喧嚣
    C. 生命的短暂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春晓》 by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时间的感慨,但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乡愁。
  • 孟浩然《春晓》:描绘自然的美好,传达一种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