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
时间: 2025-01-01 14:52: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上风烟爱此邦,吴艘越舸不相降。
鱼腥矗矗桥边市,花暗深深竹里窗。
蹴踘渐知寒食近,秋千将立小鬟双。
年光取次须偷赏,何用功名节与幢。
白话文翻译
在这条河上,风烟缭绕,我对这片土地充满眷恋;吴国的小船与越国的船只互不相让。
桥边的市集散发着鱼腥味,花在竹窗内幽深处暗淡无光。
踢蹴踘的游戏,渐渐让我意识到寒食节即将来临,秋千也快要架起,两个小女孩在旁嬉戏。
时光匆匆而过,我们应该趁机偷得一些乐趣,何必为了功名利禄而劳苦奔波呢?
注释
- 风烟:指河上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吴艘越舸:吴国和越国的船只,代表南方的水乡风情。
- 鱼腥矗矗:形容市场上鱼的腥味浓烈,突显生活气息。
- 蹴踘:古代的一种儿童游戏,类似于踢毽子。
- 寒食节:农历清明前的一天,传统节日,纪念介之推。
- 秋千:古代儿童玩耍的设施,象征童趣与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诗人,与苏轼、黄庭坚等人并称,因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田园风光和生活日常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他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功名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情的诗作,诗中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开篇“河上风烟爱此邦”,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如烟似雾的江南水乡,诗人对故乡的热爱跃然纸上。接着,诗人描绘了吴越之间的船只,象征着南方水运的繁荣与交流。
在市场的描写中,“鱼腥矗矗桥边市”,不仅呈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也传达了人们的生存状态。此后的“花暗深深竹里窗”则通过对比,展示了竹林深处的静谧与市场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
后两联渐渐转向对时间流逝的反思。随着“蹴踘渐知寒食近”,诗人意识到节日的临近,暗示着生命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而“年光取次须偷赏”,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在这匆忙的岁月中,何不趁机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是追求功名和地位的繁琐。这种对功名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哲思,展现出梅尧臣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河上风烟爱此邦
描绘了河面上的烟雾,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
吴艘越舸不相降
反映了吴越之间的竞争与交流,展现了南方水乡的繁荣景象。 -
鱼腥矗矗桥边市
表达了市场的生动景象,鱼腥味突出生活的真实感。 -
花暗深深竹里窗
对比市场的喧嚣,竹窗内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蹴踘渐知寒食近
通过儿童游戏,暗示节日的临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秋千将立小鬟双
描述即将搭起的秋千,展现了儿童的天真与快乐。 -
年光取次须偷赏
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
何用功名节与幢
质疑功名的价值,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烟”比喻江南的迷人景象。
- 对仗:如“吴艘越舸”与“鱼腥矗矗”,形成音韵上的和谐美。
- 排比:通过连续的景象描写,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情感张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功名的淡然,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上: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风烟:代表着自然的神秘与诗意。
- 鱼腥:生活的气息,体现人间烟火。
- 竹窗: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安详。
- 秋千:童趣的象征,代表纯真的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什么节日? A. 清明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
“年光取次须偷赏”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功名的追求
B. 享受生活的乐趣
C. 忧虑未来 -
诗中“吴艘越舸”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A. 北方文化
B. 南方水乡文化
C. 西方文化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 李白《庐山谣》:展现自然风光与人生哲学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苏轼
梅尧臣的诗更注重生活细节和自然描绘,而苏轼则更倾向于哲理思考和豪放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共同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