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为轻薄悮,失行落优倡。
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
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官妓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人指出,年轻时因轻浮而失去了正道,最终沦落为妓女。她希望能过上普通的家庭生活,愿意与贫穷的人一起生活。夜里虽然无心唱歌,却希望能学会流行的曲调。将来在东郊的桑树下,谁能见到她的身影。
注释:
- 轻薄悮:轻浮和薄情的行为。
- 失行:失去了正道,偏离了应有的行为。
- 优倡:指妓女。
- 小家妇:指普通的家庭妇女。
- 贫里装:愿意与贫穷生活的人生活在一起。
- 歌子夜:夜里唱歌。
- 流黄:流行的歌曲。
- 东郊:指东边的郊外,常与桑树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华,宋代诗人,文学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而著名。梅尧臣的诗作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妓的态度,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梅尧臣通过对官妓的描写,表达了对女性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妓生活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的悲惨命运。诗的开头提到“少为轻薄悮”,揭示了年轻时的轻浮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表达了对过去的懊悔。在经历了失落之后,诗人希望能够过上平凡的家庭生活,展现了一种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诗中提到的“无心歌子夜”,显示出她对唱歌的冷漠态度,反映出她对过去生活的不满和无奈。而“有意学流黄”则表明她对未来的渴望,虽然身处困境,却仍希望能学习新事物,追求新的生活。
最后一句“谁人见采桑”,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仿佛在问未来是否还有人能注意到她的存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梅尧臣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也让人反思社会对女性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为轻薄悮:年轻时由于轻薄而遭受的悔恨。
- 失行落优倡:因失去正道,沦为妓女。
- 去作小家妇:向往成为普通家庭的妇女。
- 愿同贫里装:愿意与贫穷的人共同生活。
- 无心歌子夜:对夜晚歌唱的无心,反映内心的疲惫。
- 有意学流黄:希望能学习流行的歌曲,渴望新生活。
- 他日东郊上:展望未来的某一天。
- 谁人见采桑:感慨无人会注意到自己的存在。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官妓的过去和未来生活的对比,突显其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 象征:桑树象征着平凡的生活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困境与追求,表现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薄:象征年轻时的轻率。
- 优倡:象征被社会边缘化的女性。
- 小家妇:象征平凡却向往的生活。
- 桑:象征希望和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轻薄悮”是什么意思? A. 年轻时的轻浮
B. 对人深情
C. 失去的机会
答案:A -
作者梅尧臣生活在什么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B -
诗中“谁人见采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忧伤
C. 兴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女性命运的关怀,而李白则关注于人生的豪情与饮酒作乐的态度。两者的情感基调和主题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传》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