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学省非簿领,卧痾常闭关。
雨余楼阁静,风晚鸟乌还。
赏逐四时改,心安一味闲。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生病时的沉思与感悟。诗人并不是在忙于政务,而是因病常常关在屋中。雨过之后,楼阁显得格外安静,晚风吹来,乌鸦归巢。随着四季的变化,自己内心却安然自得,保持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尽管古人已不在身边,自己仍然崇敬向往那高山的精神。
注释
- 学省:指读书和学习的地方,这里暗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非簿领:不是官员,意指自己并没有担任公职。
- 卧痾:生病卧床,痾指病痛。
- 闭关:隐居,关上门,不与外界接触。
- 雨余:雨后。
- 鸟乌:乌鸦,常用作归巢的象征。
- 赏逐四时改: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欣赏自然。
- 一味闲:保持一种闲适的心态。
- 仰高山:向往古人的高尚情操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吟啸山庄”。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书法艺术闻名于世。黄庭坚的诗歌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具有深厚的哲理与人文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生病期间,反映了他因病而隐居的生活状态。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高尚理想的追求。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思,展示了黄庭坚在病中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学省非簿领”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身份与境况,表达了他并非官员而是一个隐士的生活态度。接着“卧痾常闭关”则显示出他因病而闭门不出,内心却并不感到孤独和无聊。雨后的静谧与晚风中的归鸟,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一种宁静的心境。
“赏逐四时改”一句,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时序的敏感与欣赏,尽管四季交替不断,心中却能保持一份从容与安闲。最后一句“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古人精神的追求与崇敬。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传达对高尚理想的向往,展示出一种不屈的精神。这首诗在优雅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体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学省非簿领:诗人自述自己的身份,强调自己不参与官场事务,反映出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 卧痾常闭关:表现出诗人因病而隐居的状态,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的逃避与内心的宁静。
- 雨余楼阁静:描绘了雨后宁静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风晚鸟乌还:晚风中乌鸦归巢,象征着归属与安宁,暗示诗人内心的归属感。
- 赏逐四时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欣赏,反映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 心安一味闲:强调诗人内心的安宁与闲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表达了对古人精神的尊重与追寻,显示出诗人崇高的理想与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雨余楼阁静,风晚鸟乌还”,呈现出一种和谐美的对称。
- 意象:诗中通过“鸟乌”“高山”等意象,传达出对自然与理想的向往。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状态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高尚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自身体验,借助自然变化反映内心的安宁,同时展示出对古人精神的崇敬与仰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洗净与宁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
- 楼阁:代表着诗人的居所,暗示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 鸟乌:乌鸦回巢,象征着归属与安心,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高山:古人的理想与信仰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学省非簿领”意指: A. 诗人是官员
B. 诗人不参与官场
C. 诗人正在学习 -
“卧痾常闭关”的意思是: A. 诗人常常外出
B. 诗人因病隐居
C. 诗人享受生活 -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表达了: A. 对古人的鄙视
B. 对古人的追求与崇敬
C. 对古人无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安宁。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呻吟斋睡起五首》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平静的追求,但黄庭坚更强调对古人精神的向往,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景致与心灵的和谐。两者都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黄庭坚研究》
- 《古诗文阅读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