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秋燕》
时间: 2024-09-19 20:42: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秋燕
禁秋翠羽,恁凄凉犹恋曾巢阿阁。
剪剪荒云来又往,倦柳衰荷城郭。
电络灯竿,差池欲上,愁认秋千索。
天涯如此,奈何归计迟暮。
最是淡霭残晖,衣单竹冷,特逗人情恶。
软语风樯相劳苦,还共殊方栖托。
迟日妆楼,微飔筝院,梦浅浑忘却。
烟昏雨晓,啅枝慵伴寒雀。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秋天,燕子在空中飞翔,虽然凄凉,但仍然留恋曾经的巢穴和阁楼。
荒凉的云彩时来时去,疲倦的柳树和凋零的荷花映衬着城郭的孤寂。
电线交错,想要上去,却只能愁苦地认出秋千的绳索。
在这样的天涯海角,归来的计划却总是拖延到暮年。
最让人感到伤感的是淡淡的云霭和残余的阳光,衣物单薄,竹子冷冷的,真是让人感到情绪恶劣。
轻声细语的风帆让人倍感劳累,彼此仍然在不同的地方栖息。
迟暮的阳光装点着楼阁,微风轻拂着筝院,梦境浅薄,几乎忘却。
烟雾朦胧的黄昏与细雨的清晨,懒洋洋的枝头陪伴着寒雀。
注释:
- 禁:指宫禁,象征着禁锢和孤独。
- 翠羽:指燕子的翅膀,暗示燕子的轻巧与自由。
- 恁:如此,这样。
- 倦柳:疲惫的柳树,象征着逝去的时光与衰败的景象。
- 电络灯竿:指电线交错的情景,与现代生活的喧嚣形成对比。
- 愁认秋千索:意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 淡霭:轻薄的云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特逗人情恶:特别让人感到情绪不佳。
- 微飔:微风,轻柔的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济(生卒年不详)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常常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关系,善于运用典故和丰富的意象。
创作背景:
《念奴娇·秋燕》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在秋天的景色中,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的思乡与孤独情绪。
诗歌鉴赏:
《念奴娇·秋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刘永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个人的孤独。开头以“禁秋翠羽”引入,展现了燕子在秋季迁徙的情景,象征着失去的自由与对曾经栖息地的怀念。词中描绘的“倦柳衰荷”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也隐喻了生命的衰退与时光的无情。
接下来的“电络灯竿,差池欲上,愁认秋千索”则表达了现代生活的繁杂与怀旧情绪的冲突,作者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徘徊,愁苦于无法回归的旧时光。这种情感在“天涯如此,奈何归计迟暮”中得到进一步升华,表达了对未来归宿的无奈和迷茫。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几句“烟昏雨晓,啅枝慵伴寒雀”更是点出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孤独的接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伤感气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禁秋翠羽,恁凄凉犹恋曾巢阿阁:描绘秋天燕子飞走的情景,表现出对曾经栖息地的依恋与失落。
- 剪剪荒云来又往,倦柳衰荷城郭:荒凉的云彩和衰败的柳树、荷花象征着时间流逝与生命的衰退。
- 电络灯竿,差池欲上,愁认秋千索:现代化的景象与怀旧的情感形成对比,愁苦地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 天涯如此,奈何归计迟暮:在这样的环境中,归家的计划却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遥遥无期。
- 最是淡霭残晖,衣单竹冷,特逗人情恶:残余的阳光与单薄的衣物让人感到寒冷与情绪的低落。
- 软语风樯相劳苦,还共殊方栖托:轻柔的风帆让人感到疲惫,彼此却依然在不同的地方漂泊。
- 迟日妆楼,微飔筝院,梦浅浑忘却:暮光中的楼阁与轻风中的筝院,梦境模糊,让人几乎忘却现实。
- 烟昏雨晓,啅枝慵伴寒雀:黄昏与清晨的情景,懒惰的枝头陪伴着寒雀,增添了孤独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禁秋翠羽”,将燕子比作被禁锢的生灵,表现孤独。
- 拟人:如“倦柳衰荷”,赋予植物以疲惫的情感,表现生命的衰败。
- 对仗:词中多处运用对仗,如“烟昏雨晓”,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揭示了人在时间流逝中的孤独与迷惘,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思乡情绪与对生命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燕:象征着离别与怀旧。
- 倦柳衰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淡霭残晖:象征着模糊的记忆与残余的希望。
- 寒雀:象征着孤独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禁秋翠羽”指的是什么? A. 燕子
B. 柳树
C. 荷花 -
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怀念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电络灯竿”象征着什么? A. 传统生活
B. 现代生活的繁杂
C. 静谧的夜晚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孤寂与思念,但更多表现出对失去爱情的哀伤。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以女性的视角表现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刘永济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美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