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放言 其四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万里先行脚,三家晚闭关。曾求诗入海,亦作史藏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万里之外,脚步已然先行;而三家门庭却晚闭了关。曾经想把诗作投入大海,也希望能有史书般的深藏于山中。
注释:
- 万里:指的是遥远的距离,象征着长途跋涉。
- 先行脚:指的是走在前面,领先于他人。
- 三家:这里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某些名门望族,或是特定的闭关自守之人。
- 晚闭关:指的是在晚些时候关闭门户,象征着对外界的隔绝。
- 求诗入海:想把自己的诗作投身于浩瀚的海洋之中,意在表达对诗歌传播的渴望。
- 史藏山:将自己的诗作深埋于山中,暗示对历史的追求和对个人成就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白洲,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以其雄浑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志向,常常带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可能借此表达对历史、对文化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放言 其四》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抱负与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开篇“万里先行脚”,以一种气势磅礴的姿态,表现出诗人远大的理想与追求,暗示自己在追寻理想道路上的执着与坚定。而“三家晚闭关”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出当时社会中某些人对外界的封闭与无视,显示出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接下来的“曾求诗入海”,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像海洋一样浩瀚,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传颂,同时也隐含了对个人成就的渴望。最后一句“亦作史藏山”,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被历史铭记的愿望。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呈现出一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里先行脚”:诗人自比远行者,表明自己已有所作为,走在时代的前面。
- “三家晚闭关”:通过对比,揭示出社会中一些人对外界的封闭和自我限制。
- “曾求诗入海”:表达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如大海般广阔,传播得更远。
- “亦作史藏山”:愿意将自己的诗作留存于历史之中,成为后世的财富。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万里”与“三家”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和他人的差距。
- 象征:海与山象征了广阔与深沉,分别代表了诗歌传播的希望和历史的厚重。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对历史传承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意象分析:
- 万里:象征着追求理想的艰辛与远大目标。
- 海:广阔、包容,象征诗歌的传播与影响力。
- 山:稳定、深厚,象征历史的积淀与诗作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里先行脚”表达了什么意图?
- A. 诗人对远行的向往
- B. 诗人自比于先行者
- C. 诗人对他人的批评
- D. 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
“三家晚闭关”的意思是:
- A. 三家早早关门
- B. 三家对外界的封闭
- C. 三家热情接待客人
- D. 三家的兴衰变迁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放言 其四》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刘克庄更注重历史的深远影响,而李白则更强调当下的豪情与畅快。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