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庙》

时间: 2024-10-17 03:45:59

帝与天同大,天存帝亦存。

桑麻通绝徼,箫鼓出深村。

水至孤亭合,山居列岫尊。

尚馀土阶意,樵牧践篱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帝与天同大,天存帝亦存。
桑麻通绝徼,箫鼓出深村。
水至孤亭合,山居列岫尊。
尚馀土阶意,樵牧践篱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帝王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天与帝王的力量是一样大的,天存在,帝王也就存在。桑树和麻草生长茂盛,连接着两岸,村子里传出悠扬的箫声和鼓声。水流在孤亭旁汇聚,山居在峰峦之间显得尊贵。仍然保留着土阶的气息,樵夫和牧人走过篱笆旁。

注释:

  • :指的是帝王,象征着权力与统治。
  • :自然、宇宙的力量,和帝王形成对照。
  • 桑麻:指的是农作物,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富饶。
  • 绝徼:指两岸相接的地方。
  • 箫鼓:乐器,代表乡村的生活气息。
  • 孤亭:独立的亭子,象征着闲适的生活。
  • 岫尊:层峦叠嶂的山,形容自然的壮美。
  • 土阶意:指土阶所带来的朴实和自然的感觉。
  • 樵牧:樵夫和牧人,代表自然生活的从业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翼,号清隐,宋代诗人、词人,生于福建,后归隐于山林。他的诗风沉稳,内容多描写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对自然和谐与乡村宁静的向往。此时南宋正面临金朝的压力,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尧庙》通过对帝与天的关系描绘,表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开篇两句通过对“帝”和“天”的对比,展示了权力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了人类应尊重自然。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视角转向乡村,桑麻的丰盈与箫鼓声的悠扬,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田园气息。水与山的结合,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富饶,最后两句则通过樵夫牧人的日常活动,展现了自然生活的真实与朴素。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帝与天同大:帝王的权力与自然的广阔无边相等,强调了帝王的伟大。
  2. 天存帝亦存:自然的存在也代表着帝王的存在,两者相辅相成。
  3. 桑麻通绝徼:农作物的繁荣与丰盈,暗示着乡村的富饶。
  4. 箫鼓出深村:乡村的音乐声,体现了田园生活的快乐与和谐。
  5. 水至孤亭合:水流汇聚,形成静谧的环境,象征宁静与安逸。
  6. 山居列岫尊:高山环绕,彰显出居住环境的尊贵与壮丽。
  7. 尚馀土阶意:依然留有土阶的意象,体现了自然的质朴。
  8. 樵牧践篱藩:樵夫与牧人的生活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帝与天同大,天存帝亦存”。
  • 意象:水、山、村庄等意象交织,展现自然的多样性。
  • 比喻与拟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追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权力与统治。
  • :自然的力量与宇宙的广阔。
  • 桑麻:代表丰收与富饶的田园生活。
  • 箫鼓:乡村的生活气息。
  • 孤亭:象征闲适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帝与天同大”表达了什么样的关系? A. 帝王的权力大于自然
    B. 帝王与自然同样重要
    C. 自然的力量大于帝王

  2. 诗中提到的“樵牧”指的是? A. 农夫与士兵
    B. 樵夫与牧人
    C. 商人与工匠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描写
    B. 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追求
    C. 对战争的控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尧庙》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刘克庄则展示了更宏观的宇宙观和社会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