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刘克庄的《夏旱》
满望梅天雨,谁知日转骄。
畦蔬新住摘,盆树久停浇。
米贵粮囷尽,泉乾汲路遥。
未遑忧世事,灾已到颜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夏季干旱的无奈与忧虑。尽管满心期待着梅雨的来临,谁知阳光却愈发炙热。菜畦里的蔬菜新鲜可摘,然而盆栽的树木却因缺水而难以浇灌。米价飞涨,粮仓里的粮食也已经用尽,泉水干涸,取水的路途变得遥远。诗人没有时间去忧虑国家大事,眼前的灾害已经降临,令人忧心。
注释:
- 满望梅天雨:期待梅雨季节的降临。
- 日转骄:天气越来越热,阳光强烈。
- 畦蔬:菜畦,指菜地。
- 盆树:盆栽的树木。
- 米贵:指米价上涨。
- 粮囷:粮仓,储存粮食的地方。
- 泉乾:泉水干涸。
- 汲路遥:取水的路途遥远。
- 未遑:没有时间。
- 忧世事:忧虑国家事务。
- 灾已到颜瓢:灾难已经降临,直面苦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青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文学成就显著,尤其在诗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刘克庄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尤其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生活。诗人通过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以及他个人的感受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夏旱》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干旱带来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刻感受。全诗开头以“满望梅天雨”引入,表达对雨水的渴望,紧接着却以“日转骄”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畦蔬新住摘”与“盆树久停浇”两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无奈的失落,表现了农民内心的挣扎与悲哀。
接下来的“米贵粮囷尽”则传达出经济压力的迫切感,粮食短缺的情况令生计岌岌可危。这一系列的描写为后文的“未遑忧世事,灾已到颜瓢”奠定了情感基础,表明了诗人因眼前的困境而无暇顾及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无助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灾难时的心情与态度,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间疾苦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满望梅天雨:表达了诗人对梅雨季节的期待,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谁知日转骄:对比期待与现实,暗示希望落空,现实愈加严酷。
- 畦蔬新住摘:说明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虽有收成,但也暗含难以维持的焦虑。
- 盆树久停浇:盆栽树木因缺水而无法浇灌,暗示人们在干旱中无能为力。
- 米贵粮囷尽:粮食短缺导致米价上涨,反映出经济压力。
- 泉乾汲路遥:取水困难,描绘出干旱带来的生活艰辛。
- 未遑忧世事:面对个人的困境,诗人无暇顾及更广泛的社会问题。
- 灾已到颜瓢:直面现实的苦难,表达了无奈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满望梅天雨”和“日转骄”形成强烈的对照,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 象征:梅雨象征希望,干旱象征绝望,深刻反映出人们的情感变化。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夏季干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与对未来的忧虑。通过对现实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存的紧密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雨: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代表着丰盈的季节。
- 烈日:象征着干旱与无情的现实,暗示着对生命的威胁。
- 畦蔬:代表着农田与生活的希望,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
- 盆树:象征着生活中的小确幸,却因干旱而面临困境。
- 粮囷:反映出经济状况,象征着民生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满望梅天雨”中的梅雨象征什么?
- A. 失望
- B. 希望
- C. 灾难
- D. 绝望
-
“米贵粮囷尽”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 A. 生活富裕
- B. 粮食短缺
- C. 自然灾害
- D. 社会安定
-
诗人对世事的态度是什么?
- A. 关注
- B. 忽视
- C. 迷茫
- D. 无所谓
答案:
- B. 希望
- B. 粮食短缺
- C. 迷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秋夕》:杜甫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夏旱》与《春夜喜雨》:前者描绘干旱的困境,后者则表现春雨带来的生机,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着自然的两种极端状态。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尽管背景不同,但情感基调相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