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河齧小吴,天汉失龟鳖。
灵原潭下藕烂死,只有菖蒲不生节。
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
新堤筑得高嵽嵲,旧堤杵声未可绝。
白话文翻译:
黄河水流急,冲击着小吴的岸边,
天上的银河似乎也失去了龟和鳖的踪影。
灵原潭下的藕已经烂死,
只有菖蒲生长得没有节。
白马桥边迎来送去的是胡人,
冀州的道路断了,来不了车马。
新堤筑得高峻险峻,
旧堤的水声仍然无法消绝。
注释:
-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 小吴:指吴地,古代指的是今江苏一带。
- 天汉:指银河。
- 灵原潭:潭名,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方。
- 藕:莲藕,这里象征着生命与生长。
-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端午节。
- 白马桥: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某个交通要道。
- 冀州:古代的一个地名,今河北省一带。
- 新堤、旧堤:指河堤的建设和维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允和,号放翁,宋代诗人,以其词作和诗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社会百态,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表现出对家乡河流的思念和对民生艰难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黄河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国家动荡的关注。开篇以“黄河齧小吴”引入,生动地刻画了黄河水势的汹涌,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自然的无情。接着提到“天汉失龟鳖”,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藕的“烂死”与菖蒲“无生节”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暗喻着在动乱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难以生存。
“白马桥边迎送胡”,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现出外族的入侵与国内交通的封闭,给人一种荒凉感。最后两句对新旧堤的对比,不仅揭示了防洪工程的艰辛,更隐喻着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坚持。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切入点,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黄河齧小吴”:黄河的水流猛猛地侵蚀着小吴的土地,暗示着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
- “天汉失龟鳖”:银河的美丽在这里消失,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流逝。
- “灵原潭下藕烂死”:潭底的藕虽为水中之物,却因环境的恶劣而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只有菖蒲不生节”:菖蒲的生长虽顽强,但却无节可言,反映出生存的艰难。
- “白马桥边迎送胡”:描绘了外族人与本土的交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
- “冀州断道无来车”:冀州的道路被阻断,形象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困境。
- “新堤筑得高嵽嵲”:新堤的建设象征着人们的努力与希望。
- “旧堤杵声未可绝”:旧堤的水声依然存在,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人们的坚韧。
-
修辞手法:
- 比喻:黄河与小吴的关系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的冲突。
- 对仗:诗句结构严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表现力。
- 拟人:让自然景象有了情感,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黄河和社会现实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传递出作者对家乡与人民的深情关切。
意象分析:
-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历史。
- 藕: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希望。
- 菖蒲:象征着坚韧与生存的勇气。
- 白马桥:象征着交通与交流,也代表了动荡的历史。
- 堤:象征着人类对抗自然灾害的努力与坚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历史的沉淀
- C. 生命的希望
- D. 社会的动荡
答案:A
-
“灵原潭下藕烂死”中“藕”代表什么?
- A. 美好
- B. 脆弱
- C. 坚强
- D. 生命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新堤”象征什么?
- A. 绝望
- B. 希望与努力
- C. 失败
- D. 历史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但侧重于乐观与豪情。
- 李白《将进酒》:强调人生的短暂与享乐,情感更为奔放,与晁补之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宋代诗人的作品及背景。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深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