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时间: 2025-01-03 00:4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可怜五马风流地,
暂辍金貂侍从才。
阁上掩书刘向去,
门前修刺孔融来。
崤陵路静寒无雨,
洛水桥长昼起雷。
共羡府中棠棣好,
先于城外百花开。
白话文翻译:
可惜那五马风流的地方,
我暂时停止了用金貂侍从的优雅。
阁楼上,刘向的书卷已然掩上,
门前,孔融的身影正修整而来。
崤陵的道路静谧而寒冷,没有雨水,
洛水桥上,白昼长久地雷声轰鸣。
我们都羡慕府中的棠棣花好,
它们比城外的百花早早绽放。
注释:
- 五马: 指壮丽的马车,象征权贵与风流。
- 金貂: 指贵族的服饰,象征高贵的身份。
- 刘向: 西汉著名的学者,曾经撰写《说苑》等。
- 孔融: 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因其才华与品德而被尊敬。
- 崤陵: 地名,指崤山与崤水的区域,环境清幽。
- 洛水: 洛河,流经洛阳,古代诗文中常用之地名。
典故解析:
- 刘向: 其著作及学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代表了典雅的学术风范。
- 孔融: 他以“让梨”闻名,传递了礼让谦恭的美德。
- 棠棣: 象征美好,常用来比喻年轻人之间的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荆溪,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曾任职于多个地方的官员。其诗风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清丽婉约之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禹锡被贬之时,表达了他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与其友冯尹学士的送别,既是对友谊的珍惜,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以“可怜”二字引入,展现了送别的伤感。诗中通过描绘五马风流与金貂侍从,暗示了友人的高贵身份与风雅之气,体现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通过提到刘向与孔融,表现出对学术与文化的追求与重视,进一步增强了友情的厚重感。
同时,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极具情感。崤陵的“静寒无雨”与洛水的“昼起雷”,既反映了当时的气候,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以“共羡府中棠棣好”收尾,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意象运用上,展现了刘禹锡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审美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怜五马风流地: 表达了对五马风流之地的怜惜,突出友人的高雅生活。
- 暂辍金貂侍从才: 暂时放下高贵的生活,反映诗人送别的心情。
- 阁上掩书刘向去: 提到刘向,表明对文化的重视与向往。
- 门前修刺孔融来: 提到孔融,彰显友人间的学术交往。
- 崤陵路静寒无雨: 描述崤陵的寂静与寒冷,暗示内心的孤寂。
- 洛水桥长昼起雷: 洛水的雷声,象征着未来的无常与变幻。
- 共羡府中棠棣好: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 先于城外百花开: 强调棠棣花的早开,象征着友人的美好与幸福。
修辞手法:
- 比喻: “五马风流”比喻高贵的生活态度。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崤陵路静寒无雨,洛水桥长昼起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展开,表达了对友人冯尹的深情与依依不舍,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友谊与人生的思考中,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马: 代表风流与高贵的生活方式。
- 金貂: 象征身份的尊贵与生活的奢华。
- 棠棣: 象征美好的人际关系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刘向”是哪个朝代的学者?
- A. 西汉
- B. 东汉
- C. 唐代
- D. 宋代
-
诗中“崤陵路静寒无雨”表现了什么样的天气?
- A. 暖和
- B. 寒冷无雨
- C. 炎热
- D. 多雨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 A. 西汉
- B. 寒冷无雨
-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加豪放洒脱,强调友谊中的豪情壮志。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与壮志,与刘禹锡的细腻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