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杖赞》

时间: 2025-01-04 09:22:33

厉廉隅而不刿,故窃比於彭耽之寿。

屈曲而有直体,能独立於雪霜之後。

伯夷食薇而清,陈仲咽李而瘦。

涪翁昼寝,苍龙挂壁。

涪翁履危,心如铁石。

穷山独行,解两虎争。

终不使卞庄乘间,而孺子成名。

意思解释

筇竹杖赞

原文展示

厉廉隅而不刿,故窃比於彭耽之寿。屈曲而有直体,能独立於雪霜之後。伯夷食薇而清,陈仲咽李而瘦。涪翁昼寝,苍龙挂壁。涪翁履危,心如铁石。穷山独行,解两虎争。终不使卞庄乘间,而孺子成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歌颂了竹杖的品质与价值。竹杖虽然有时折曲,却依然坚韧不拔,能够耐受风霜的考验。它的清白和坚韧使它可以与古代名士相提并论,甚至可以作为比喻,来称赞那些清高而不屈的人。诗中提到伯夷和陈仲,这两位历史人物都以清白著称,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诗人同时描写了涪翁的从容与坚定,面对危机时心如磐石,毫不动摇。即使在险境中,竹杖也能够独行于山野,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注释

  • 厉廉:形容竹杖的直立和坚韧。
  • 彭耽:古代名士,以长寿著称,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 伯夷陈仲:历史人物,前者以清白著称,后者以瘦弱而闻名。
  • 涪翁:指的是涪陵的一个隐士,象征着从容与安逸。
  • 卞庄:历史上的一个谋士,象征着权谋与阴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一字景仁,号山谷道人,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筇竹杖赞》的创作背景与黄庭坚的隐逸生活相关。诗人借竹杖赞美那些崇高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反映了他对清白、高洁人生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杖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竹杖的形象在诗中承载了多重意义,它既是工具,也是象征。诗人通过竹杖的屈曲与不屈、独立与坚韧,展现了对人格的追求和对清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及的历史人物,如伯夷和陈仲,不仅强调了竹杖的高尚,还通过他们的故事,深化了诗中所蕴含的道德观与人生哲理。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出色,竹杖的形象生动鲜明,配合历史人物的引入,使得诗歌更具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厉廉隅而不刿:竹杖直立,具备廉洁之品格。
  • 故窃比於彭耽之寿:因此可以和彭耽的长寿相提并论。
  • 屈曲而有直体:虽然有时屈曲,但依然保持直立的本质。
  • 能独立於雪霜之後:能够在风霜之后仍然坚韧不拔。
  • 伯夷食薇而清,陈仲咽李而瘦:提到两位历史人物,以此强调高洁与清白的品德。
  • 涪翁昼寝,苍龙挂壁:描绘涪翁的从容与安逸。
  • 涪翁履危,心如铁石:在危难时刻,心态坚定如铁石。
  • 穷山独行,解两虎争:象征在艰难困苦中保持独立与不屈。
  • 终不使卞庄乘间,而孺子成名:最终不让阴险之人得逞,反而让清白之人获得名声。

修辞手法

  • 比喻:竹杖比拟为高洁人格的象征。
  • 对仗:通过对称的句式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竹杖以人的品质,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竹杖的形象,传达了坚韧不拔、清白高洁的精神,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个性与道德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杖:象征坚韧与高洁。
  • 雪霜:象征艰难困苦的环境。
  • 伯夷与陈仲:历史人物的象征,强调清白与高尚。
  • 涪翁:隐士的象征,体现从容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两位历史人物象征清白?

    • A. 朱熹和苏轼
    • B. 伯夷和陈仲
    • C. 李白和杜甫
  2. 诗中“能独立於雪霜之後”指的是什么?

    • A. 竹杖的坚韧
    • B. 清人的高洁
    • C. 自然的力量
  3. 诗中提到的涪翁代表什么?

    • A. 历史人物
    • B. 隐士的从容
    • C. 战争的勇气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郑燮的诗作,赞美竹子的坚韧与高洁。
  • 《饮酒》:陶渊明的诗作,描绘隐士生活的淡泊与从容。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筇竹杖赞》郑燮《竹石》:两者都以竹子为主题,前者侧重于清白与坚韧,后者则强调竹子的坚韧和不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集成与分析。
  • 《黄庭坚诗文集》:对黄庭坚生平与作品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