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陆游的《睡起》原文如下:
不恨无人到野堂,惟将美睡答年光。
风经荷叶翻翻绿,雨湿松枝细细香。
薄俗空成士龙笑,长歌未尽接舆狂。
掬泉弄石翛然晚,又得今年一夏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乡间的宁静与安逸。他不怨恨无人来访,唯有美好的睡眠来回应流逝的时光。微风拂过,荷叶轻轻翻动,显得格外青翠;细雨滋润着松枝,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世俗的风气让人感到无奈,士人们的笑声空洞无物;而自己的长歌似乎还未唱完,却已与接舆的狂放相连。傍晚时分,捧起泉水,玩弄石头,悠然自得,又迎来了一个夏天的凉爽。
注释:
- 无人到野堂:指没有人来访自己居住的乡间小屋。
- 美睡:指美好的睡眠,表达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
- 风经荷叶翻翻绿:描绘微风吹过荷叶,荷叶随风翻动,显得生机勃勃。
- 雨湿松枝细细香:细雨滋润的松枝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暗示自然的芬芳。
- 薄俗:指世俗的风气,常常让人感到空虚。
- 士龙笑:指士人之间的嬉笑,含有讽刺意味。
- 接舆:指接舆这位道士,以狂放不羁著称。
- 掬泉弄石:指在泉水中捧水玩石,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诚斋,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复兴,代表了宋代诗歌的高峰,尤其以其抒发爱国情怀的诗作著称。
创作背景:
《睡起》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身处战乱之后的安宁时期,诗人渴望乡间的宁静与安逸,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睡起》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展现了陆游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以“不恨无人到野堂”开宗明义,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坦然接受,显得豁达而从容。紧接着通过“美睡”一词,强调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这种生活态度与他所经历的国破家亡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细腻之处,风、雨、荷叶、松枝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通过“风经荷叶翻翻绿,雨湿松枝细细香”,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色彩与气味,更将读者的心情带入一种宁静的氛围中。
在后半部分,陆游通过“薄俗空成士龙笑”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士人之间的嬉笑显得苍白无力,诗人对这种表面的热闹感到失望。他与“接舆狂”相连,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和反叛。最后的“掬泉弄石翛然晚,又得今年一夏凉”,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强调了自然的清凉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和对社会的反思,展现出陆游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烦恼的淡然。诗歌结构严谨,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陆游深厚的艺术功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恨无人到野堂:诗人不在意没有朋友来访,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自得。
- 惟将美睡答年光:他选择通过美好的睡眠来度过时光,表现出对生活的满足。
- 风经荷叶翻翻绿:描绘了微风吹动荷叶的生动场景,展现自然的活力。
- 雨湿松枝细细香:细雨滋润了松枝,散发出淡雅的香气,增添了自然的魅力。
- 薄俗空成士龙笑:对当时的士人群体感到失望,认为他们的风趣只是一种表面的空虚。
- 长歌未尽接舆狂:即使自己的长歌未尽,仍与接舆的狂放不羁相连,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
- 掬泉弄石翛然晚:傍晚时分,诗人悠然自得地玩弄山泉和石头,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态。
- 又得今年一夏凉:强调在这个夏天里,诗人感受到的清凉与舒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美睡”比喻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表现诗人内心的满足。
- 拟人:风和雨似乎具有人性,能够影响荷叶与松枝,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如“风经荷叶翻翻绿,雨湿松枝细细香”,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乡间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世俗风气的讽刺,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叶: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清新。
- 松枝:代表着坚韧和高洁,常与隐士生活联系在一起。
- 泉水:象征着清凉与灵动,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
- 夏凉:代表着舒适与安逸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美睡”指的是? A. 美好的睡眠
B. 美丽的梦境
C. 美好的生活
答案:A -
“风经荷叶翻翻绿”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荷叶的颜色
B. 风的动感
C. 雨水滋润
答案:B -
陆游在诗中对士人的态度是? A. 崇敬
B. 讽刺
C. 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陆游的《睡起》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追求,但陆游更多地反映了对社会的感慨,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自然的恬淡与自我陶醉。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