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排闷》
时间: 2025-01-19 20:03: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排闷》
作者:陆游 〔宋代〕
殷殷雷绕村,淅淅雨鸣砌。
禽鱼各自适,草木亦得意。
顾此庵中人,老病独憔悴。
饭迟每嬾索,兀兀方坐睡。
平生饱忧患,性命已屡试。
但得过今朝,明日可徐议。
白话文翻译
雷声轰鸣环绕着村庄,雨水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石阶。
鸟儿和鱼儿各自欢快地生活,草木也在雨中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然而我这个庵里的老人,饱受病痛,显得格外憔悴。
饭菜迟迟不能端来,我懒散地坐着,昏昏欲睡。
一生遭受过无数忧患,性命也经历了多次考验。
只要能够度过今天,明天就可以慢慢商议。
注释
- 殷殷:形容雷声的沉重、连续。
- 淅淅:形容雨声细腻,轻柔。
- 适:适应、安适。
- 得意:在这里指草木在雨中生长茂盛,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
- 顾此庵中人:指自己,庵指的是隐居的地方。
- 兀兀:形容姿态懒散,毫无精神。
- 饱忧患:经历过许多苦难和烦恼。
- 徐议:慢慢地商量、考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生于北宋灭亡时,目睹国家的动荡与衰败,他的诗歌中常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雨中排闷》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身处庵中,因老病而感到孤独与无奈。此时的陆游虽已饱经沧桑、经历了无数挫折,但依然怀有一颗希望的心,对未来的日子抱有一丝期待。
诗歌鉴赏
《雨中排闷》通过描写一场雨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的“殷殷雷绕村,淅淅雨鸣砌”用雷声和雨声描绘出一种雨中宁静的氛围,似乎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与诗人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以“禽鱼各自适,草木亦得意”描绘出雨中生物的欢愉,表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快乐。
然而,转折之处,诗人自问“顾此庵中人,老病独憔悴”,将读者的视线从自然转向自己,强烈的对比使得诗人的孤寂与无奈愈加明显。陆游在晚年饱受病痛折磨,生活的艰辛让他感到无力和压抑,饭迟、懒散,呈现出一幅无所事事的画面。
最后两句“平生饱忧患,性命已屡试。但得过今朝,明日可徐议”,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乐观。尽管经历了无数的苦难,诗人依然希望能度过眼前的困境,拥有一个明天。这种豁达的态度与对生命的坚定信念,恰恰是陆游这一生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的坚韧与不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殷殷雷绕村:雷声如同低沉的回响,环绕着村庄,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 淅淅雨鸣砌:细雨轻轻敲打着石阶,声音悦耳,生动形象。
- 禽鱼各自适:鸟与鱼都在各自的环境中安适地生活,表现出自然的和谐。
- 草木亦得意:草木在雨中茁壮生长,也显得生机勃勃,形成与诗人的愁苦形成对比。
- 顾此庵中人:转向自己,表达出对自身境遇的感叹。
- 老病独憔悴:老年和病痛的折磨让诗人显得憔悴不堪。
- 饭迟每嬾索:饭菜来得迟,自己却感到懒散。
- 兀兀方坐睡:无所事事,呈现出一种懒散的状态。
- 平生饱忧患:一生经历了许多忧愁与困苦。
- 性命已屡试:生命面临多次考验。
- 但得过今朝:只要能度过今天。
- 明日可徐议:明天就可以慢慢考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界的生机与个人的孤独形成对比。
- 拟人:将禽鱼和草木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老病独憔悴,饭迟每嬾索”,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希望,尽管身处逆境,但仍然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体现了陆游的坚韧与不屈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也隐喻着人生的波折。
- 雨:代表着生命的滋润,亦可以象征着忧伤。
- 禽鱼:象征自由,暗示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草木:象征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 庵中人:象征孤独与无奈,反映诗人的自我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殷殷雷绕村”中的“殷殷”是形容什么的? A. 雷声沉重
B. 雨声细腻
C. 风声呼啸 -
诗人认为“但得过今朝,明日可徐议”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未来无望
B. 对生活豁达
C. 对生命感到绝望 -
诗中“老病独憔悴”中的“独”字有什么含义? A. 孤单
B. 孤独
C. 只有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牧:同样表达孤独与思考。
- 《静夜思》 by 李白:展现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对比
陆游的《雨中排闷》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注重生活的现实苦楚,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两者情感基调虽不同,但都体现了深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