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居
作者:陆游
面面秋山拥翠屏,
天留三亩著云扃。
迎霜南阜枫林赤,
饱雨西村菜甲青。
散策人惊衰后健,
浩歌自觉醉中醒。
凌烟冠剑应无尔,
布帽裙襦老管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山景,四周环绕着青翠的山峦,天边留着三亩的云彩。南边的山坡上,迎来了霜冻,枫树变得火红;西村经过雨水的滋润,菜叶显得格外青翠。偶尔散步时,看到有人因衰老而感到惊讶,而我则在高歌中感到醉意醒来。想起凌烟阁的冠剑,或许并不关心世俗的事,穿着布帽和裙襦的我,正如老年的管宁那样。
注释:
- 面面:形容山的环绕。
- 翠屏:青翠的山屏障。
- 三亩:指一块不大的土地,形容云彩留存的地方。
- 著云扃:云彩像一个门闩,锁住了山的景色。
- 南阜:南边的山坡。
- 枫林赤:枫树在秋霜中变红。
- 饱雨:形容经过雨水滋润。
- 菜甲青:菜叶青翠。
- 散策:散步,闲逛。
- 衰后健:老年人的衰弱与年轻人的健壮形成对比。
- 浩歌自觉:高歌之中自我觉醒。
- 凌烟冠剑:指凌烟阁的名将。
- 布帽裙襦:穿着简单的衣服,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
- 管宁:古代隐士,象征淡泊与清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动荡,作品极具爱国情怀,风格直白而真挚。
创作背景: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于他隐居期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淡泊名利的向往。
诗歌鉴赏:
陆游的《幽居》是一首充满秋意的山水诗,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以“面面秋山拥翠屏”引入,展现出自然的壮丽和宁静,诗人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安宁。接着通过“迎霜南阜枫林赤”,描绘出秋天的颜色,枫林的火红与菜甲的青翠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秋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散策人惊衰后健”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岁月的流逝使得人们对衰老的感慨,而他却在高歌中找到了自我,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提到了“凌烟冠剑”的名将,表现出对虚名的淡漠,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显示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与豁达。
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情感与哲理思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面面秋山拥翠屏:描绘山峦环抱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安静的环境。
- 天留三亩著云扃:以“云扃”比喻自然的屏障,表现出一种幽深的感觉。
- 迎霜南阜枫林赤:描绘秋霜后的枫林,红色的枫叶象征着生命的激情。
- 饱雨西村菜甲青:表现雨后的青菜,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散策人惊衰后健:人与自然的反思,展现出对衰老的无奈与对年轻的珍惜。
- 浩歌自觉醉中醒:在高歌中体会生活,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状态。
- 凌烟冠剑应无尔:提到历史名将,表现出对虚荣的拒绝。
- 布帽裙襦老管宁:对淡泊名利的向往,体现出诗人的高洁品格。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扃”比喻自然的屏障。
- 对仗:如“迎霜南阜”和“饱雨西村”,形成对比的效果。
- 排比:通过多种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全诗主题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淡泊名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山:象征成熟与收获。
- 枫林:象征激情与生命的美好。
- 菜甲:象征希望与生机。
- 凌烟冠剑:象征英雄与名将。
- 布帽裙襦:象征隐士与淡泊名利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幽居》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李白 -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春
B. 夏
C. 秋 -
诗中提到的“凌烟冠剑”象征什么? A. 大自然
B. 英雄与名将
C. 贫穷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留客》 - 王维
- 《静夜思》 - 李白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留客》相比,陆游的《幽居》更强调个人感受与对世俗的超然,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温婉,后者则更显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