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时间: 2024-09-19 21:14: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德孙秀眉宇,
慨然修初服。
枯肠贮诗书,
十饭九不肉。
成童将觅举,
想见袍立鹄。
先泽傥未衰,
岂无五秉粟。
汝能记吾言,
并以告阿福。
闭门勿杂交,
一经万事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有志青年(德孙),他眉宇间透出英俊的气质,决心修身养性以求进步。他的肚子虽空,但心中满载诗书,虽吃饭十次也有九次吃不到肉。他长大后将会考取功名,想象着自己身着袍子,像高飞的白鹤一般。先辈的德泽如果没有衰退,家中也应当有丰收的谷物。你能记住我的话,并告诉阿福吗?请关上门,不要与外界交往,一旦专心致志,万事皆可成就。
注释:
- 德孙:指诗中的主人公,象征有志之士。
- 初服:指初次成年时的服装,象征成长。
- 枯肠:形容肚子空,表示贫困。
- 十饭九不肉:形容生活清苦,常吃粗食。
- 袍立鹄:形象地描绘了将来高官的样子。
- 先泽:指前辈所留下的德行和影响。
- 五秉粟:指五斗谷物,象征丰收和富裕。
- 闭门勿杂交:强调专注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历仕数朝。他的诗歌以爱国、忧民著称,风格豪放而深情。在其一生中,陆游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表达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陆游通过描绘有志青年,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有志青年德孙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诗中,德孙的修身养性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期望,更是对家国前途的深切关怀。陆游通过“十饭九不肉”的夸张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青年艰苦求学的环境,传达出一种刻苦耐劳的精神。
在意象的构建上,诗人以“袍立鹄”形象化地展现了理想的美好前景,象征着德孙未来的光辉与成功。同时,诗中蕴含着对先辈德泽的怀念,以及对丰收的期待,表达出对家族和传统的尊重。
最后,诗人以“闭门勿杂交”总结全诗,强调专注的重要性,暗示只有在宁静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理想。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也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示。全诗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德孙秀眉宇:描绘青年英俊的外貌,暗示其内在潜质。
- 慨然修初服:表达对成长的期待与决心。
- 枯肠贮诗书:虽贫困但心中充满知识。
- 十饭九不肉:形象地反映生活的艰辛。
- 成童将觅举:暗示未来的追求,考取功名。
- 想见袍立鹄:展现理想的美好形象。
- 先泽傥未衰:对先辈的敬仰。
- 岂无五秉粟:期待丰收与富裕。
- 汝能记吾言:希望对方能倾听自己的教诲。
- 闭门勿杂交:强调专注的重要性。
- 一经万事足:表达只要专注,万事皆可成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十饭九不肉”与“袍立鹄”的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比喻:将理想比作高飞的白鹤,表现追求的高远。
- 夸张:用“十饭九不肉”来强调生活的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陆游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专注精神的推崇,传达出士人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德孙:象征有志之士。
- 袍立鹄:理想与成功的象征。
- 五秉粟:富裕与丰收的象征。
- 闭门:专注与宁静的象征。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个人理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德孙”象征什么?
A) 有志青年
B) 富裕家族
C) 诗人自己
D) 孩子 -
“十饭九不肉”说明了什么?
A) 生活富裕
B) 生活艰辛
C) 有很多朋友
D) 学习快乐 -
“闭门勿杂交”强调了什么?
A) 与外界交流
B) 安静学习的重要性
C) 交朋友
D) 参加宴会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对理想与现实有深刻的思考,但陆游的诗更偏重于个人的成长与努力,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疾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典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