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六谏议归朝》

时间: 2025-01-06 10:00:43

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

笛怨柳营烟漠漠,

云愁江馆雨萧萧。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六谏议归朝 武元衡 〔唐代〕

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 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

白话文翻译:

皇帝的诏书前些天下达至高无上的天庭,你脱下武官的貂裘,换上儒士的冠帽。 军营中传来哀怨的笛声,烟雾弥漫;江边的客栈里,云雾和雨声带来深深的忧愁。 你如同鸳鸯和鸿雁,在仕途上争先恐后地飞翔;又像松柏,在严寒中独自坚韧不凋。 回到朝廷,如果有人问起,你就像那在玉门关外坚守多年的班超一样,老而弥坚。

注释:

  •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 丹霄:指天空,这里指朝廷。
  •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文官。
  • 皂貂:黑色的貂皮,代指武官的服饰。
  • 柳营:指军营。
  • 漠漠: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 萧萧:形容风雨声。
  • 鸳鸿:比喻有才能的人。
  • 翥:飞翔。
  • 凌寒:冒着严寒。
  • 班超:东汉名将,长期镇守边疆,后因年老请求回朝,未得允许,最终老死边疆。

诗词背景:

作者武元衡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其诗风典雅,多涉及政治和边塞题材。这首诗是送别张六谏议归朝的作品,表达了对其归朝的祝贺和对他在边疆坚守的敬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六谏议归朝的描绘,展现了其从边疆归来的形象,以及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中“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一句,以军营的哀怨笛声和江馆的忧愁雨声,烘托出边疆的艰苦和归途的孤寂。而“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则比喻张六谏议在仕途上的进取和在逆境中的坚韧。最后以班超的典故,强调了张六谏议的老而弥坚,是对其归朝的最好祝愿。

诗词解析:

  • 首联:“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描绘了张六谏议接到诏书,从武官转为文官的情景,象征着他的身份转变和归朝的开始。
  • 颔联:“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通过军营的笛声和江馆的雨声,营造了一种边疆的哀愁氛围,反映了张六谏议的边疆经历。
  • 颈联:“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用鸳鸿和松柏的比喻,赞美了张六谏议在仕途上的进取和在逆境中的坚韧。
  • 尾联:“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以班超的典故,强调了张六谏议的老而弥坚,是对其归朝的最好祝愿。

意象分析:

  • 笛怨:军营中的笛声,象征边疆的艰苦和士兵的哀怨。
  • 柳营:军营的代称,与边疆生活相关。
  • 云愁:云雾和雨声,营造出一种忧愁的氛围。
  • 江馆:江边的客栈,象征旅途的孤寂。
  • 鸳鸿:比喻有才能的人,在仕途上争先恐后。
  • 松柏:象征坚韧不拔,即使在严寒中也能独自不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头戴儒冠脱皂貂”意味着什么? A. 张六谏议成为文官 B. 张六谏议成为武官 C. 张六谏议退休 D. 张六谏议被贬

  2. “笛怨柳营烟漠漠”中的“柳营”指的是什么? A. 军营 B. 柳树丛 C. 客栈 D. 市场

  3. 诗中用“鸳鸿”和“松柏”分别比喻了什么? A. 仕途上的进取和逆境中的坚韧 B. 边疆的艰苦和士兵的哀怨 C. 旅途的孤寂和忧愁的氛围 D. 文官和武官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涉及边塞题材,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豪情和坚守。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反映了战乱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武元衡的这首诗相比,前者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边疆将士的坚韧和归朝的喜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武元衡的诗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