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有客过访村居》
时间: 2024-12-31 10:24: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秋有客过访村居
作者: 赛音布 〔清代〕
湖天高卧动经年,
酌客高吟桂树篇。
有地漫开徵士径,
无家聊种故侯田。
蒹葭玉笛秋云远,
埤堄金笳暮景悬。
碧草锦湍明石路,
杖䔧相送出墟烟。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村庄,诗人和客人在湖边高声吟唱,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提到,虽然脚下的土地广阔,但诗人却没有自己的家,只能在故乡的田地上种植一些作物。秋天的景色中,芦苇和玉笛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秋云在远处飘荡。黄昏时分,金色的笳声在夕阳下回荡,映衬出美丽的暮色。诗的最后,诗人用拐杖送别客人,走出村庄的烟雾,留下了一种淡淡的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湖天:湖面与天空,形容空间开阔。
- 高卧:高高地躺着,表示悠闲。
- 酌客:喝酒的客人。
- 桂树篇:可能指的是赞美桂树的诗文。
- 徵士径:古代士人的道路。
- 故侯田:指故乡的田地。
- 蒹葭:芦苇,常象征秋天的寂静与凄凉。
- 玉笛:用玉石制作的笛子,象征清脆的秋音。
- 埤堄:水边的小土堆。
- 金笳:金色的笳声,乐器的意象。
- 杖䔧:拐杖,代指年长者。
典故解析
- 桂树:象征着长寿与高洁,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 蒹葭:出自《诗经》,代表自然与秋天的情感。
- 金笳:古代乐器,通常用于宴会或送别场合,象征着欢乐和离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赛音布,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季的午后,诗人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客人,借此机会表达对村居生活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在湖畔相聚的悠然氛围。开头两句描绘了宽广的湖天,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空间感。诗人通过“高卧”与“酌客”的对比,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随后的几句则引入了土地与田园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士人理想的追求。
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中涉及的“蒹葭”、“玉笛”、“金笳”等元素,不仅增添了秋天的韵味,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尤其是“杖䔧相送出墟烟”,在送别的瞬间,诗人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生活的深思,令人倍感动情。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融入了内心的感受,使得这幅秋天的画卷既生动又富有哲理,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天高卧动经年:湖面与天空相接,诗人悠闲地躺在其中,表明对生活的满足与自在。
- 酌客高吟桂树篇:客人举杯吟诵关于桂树的诗篇,表现出友人之间的欢愉。
- 有地漫开徵士径:虽有广阔的土地,但道路的漫延使人感到孤独。
- 无家聊种故侯田:无处安身,只能在故乡的田地上种植,表达对故土的依恋。
- 蒹葭玉笛秋云远:芦苇轻摇,笛声悠远,营造出一种空灵的秋日意境。
- 埤堄金笳暮景悬:夕阳下,金色的乐声响起,增添了一丝忧伤。
- 碧草锦湍明石路:明亮的石路与碧绿的草地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自然的美好。
- 杖䔧相送出墟烟:以拐杖送别客人,走出村庄的烟雾,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如“蒹葭玉笛”将自然与音乐结合,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天:象征着广阔与自由,展现诗人的心境。
- 桂树:象征高洁与长寿,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蒹葭:秋天的象征,暗示着宁静与孤独。
- 金笳:送别的乐器,寓意着离别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卧”指的是什么?
A. 站立
B. 躺着
C. 行走 -
“蒹葭玉笛秋云远”中的“蒹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
整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忧伤
B. 欢乐
C. 淡淡的惆怅与思念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王维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隐居生活的惬意;而杜甫的《秋夕》则侧重于描写秋天的孤寂与思考,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经解读》
以上是对《早秋有客过访村居》的详细分析和解读,期待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