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四》

时间: 2025-01-04 08:02:02

落尽江梅春已半,浪蕊狂花,不到伤春眼。

一夜金铃消息断,只供蜂蝶喧尘乱。

陌上马蹄梁上燕,解惜香泥,已是韶红变。

斜日帘栊人不见,蘼芜雪老谁家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四 ——郑文焯

落尽江梅春已半,
浪蕊狂花,不到伤春眼。
一夜金铃消息断,
只供蜂蝶喧尘乱。
陌上马蹄梁上燕,
解惜香泥,已是韶红变。
斜日帘栊人不见,
蘼芜雪老谁家苑。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江边的梅花已经落尽,花瓣在狂风中起舞,却难以引起我伤春的情感。经过一夜的静寂,金铃般的消息也断绝了,只留下蜂蝶在喧闹的尘埃中飞舞。小路上马蹄声与梁上的燕子呼唤,心中对香泥的留恋,已经变成了韶红的花色。斜阳透过窗帘,屋内无人可见,谁家园子里的蘼芜已经在雪中老去。

注释

  • 江梅:指江边的梅花。
  • 浪蕊:狂风中摇曳的花蕊。
  • 金铃:形容消息如金铃般清脆。
  • 蜂蝶:比喻春天的生机与喧闹。
  • 香泥:指春天的泥土,象征自然的美好。
  • 韶红:指春红的花色。
  • 蘼芜:一种植物,象征衰老与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文焯(公元1661年-公元1730年),字景渊,号白川,清代诗人。他以擅长词作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感怀,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四》以江边的梅花和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落尽江梅春已半”,暗示春天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紧接着“浪蕊狂花,不到伤春眼”,则表达了诗人对春花的无奈与不忍。诗中“金铃消息断”,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的中断,暗含了人生的孤独与失落。

接着,诗人通过“陌上马蹄梁上燕”描绘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但内心的惆怅依然无法掩去。“解惜香泥,已是韶红变”,则是在对春天美好的无限留恋与无奈中流露出时间的无情与逝去的美好,形成强烈的对比。

最后两句“斜日帘栊人不见,蘼芜雪老谁家苑”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斜阳透过窗帘,却无人可见,象征着孤独与被遗忘。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尽江梅春已半 - 江边的梅花已经落光,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暗示时间的流逝。
  2. 浪蕊狂花,不到伤春眼 - 狂风中摇曳的花瓣难以引起诗人对春天的伤感。
  3. 一夜金铃消息断 - 一夜之间,消息如金铃般清脆,却已经断绝。
  4. 只供蜂蝶喧尘乱 - 只留下蜂蝶在春天的喧闹中飞舞。
  5. 陌上马蹄梁上燕 - 小路上的马蹄声和梁上的燕子,象征春天的生机。
  6. 解惜香泥,已是韶红变 - 对春泥的留恋,已经变成了花色的感慨。
  7. 斜日帘栊人不见 - 斜阳透过窗帘,但屋内无人可见。
  8. 蘼芜雪老谁家苑 - 蘼芜植物在雪中衰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令人感到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消息比作金铃,形象生动。
  • 拟人:花瓣在狂风中摇曳,仿佛有生命般活泼。
  • 对仗:如“马蹄”“燕”,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反映了人生无常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梅: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蜂蝶:象征生机与春天的活力。
  • 斜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蘼芜:象征衰老与遗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梅”指的是: A. 江边的梅花
    B. 江水
    C. 春天的气候
    答案:A

  2. 诗句“斜日帘栊人不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愁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蜂蝶喧尘乱”主要象征: A. 生命的活力
    B. 孤独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欧阳修《蝶恋花》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但通过更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哀愁。与郑文焯的《蝶恋花》相比,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强调了个人情感的深刻与细腻,而郑文焯则更关注自然景象与时光的流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郑文焯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