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乐屯庶侄家赋腊梅和陈简斋韵》
时间: 2025-01-01 14:55: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饮乐屯庶侄家赋腊梅和陈简斋韵
作者: 刘学箕 〔宋代〕
释迦黄成禅可夸,色想熏渍霜中葩。
不然安得白玉蕊,而乃幻此黄金花。
信知造化真有法,蜂须酿蜜蜜酿蜡。
蜡凝花房丰不腴,桃李漫山焉可如。
毓枝摘索璨栗玉,吟搜西郊信杖扶。
少须夜窗疏影挂明月,是蜡是花君自别。
白话文翻译
释迦牟尼的黄花禅意让人赞叹,色彩浸润在霜雪中的花朵。
否则,怎么会有洁白的玉蕊,偏偏幻化成这黄金的花朵呢?
确实知道自然造化是有其法则的,蜜蜂的触须酿蜜,蜜又酿成蜡。
蜡凝结在花房中丰盈而不肥腴,桃李漫山又岂能相提并论。
摘取枝头璀璨的栗子一般的玉色,吟咏在西郊时请杖扶。
稍待片刻,夜窗的稀疏影子挂在明月之上,蜡是花,你自分明。
注释
- 释迦: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 黄成禅:形容释迦牟尼的禅理与黄花的颜色。
- 白玉蕊:洁白如玉的花蕊。
- 黄金花:形容腊梅的颜色。
- 造化:自然的创造与变化。
- 蜂须:蜜蜂的触须。
- 蜡凝:指蜂蜡的凝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腊梅盛开的时节,借腊梅之美抒发对自然造化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腊梅为引,借助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开头通过释迦牟尼的黄花引入,体现出一种禅意的哲学思考,色彩的描绘与霜雪交融,呈现出一种清冷而又温暖的意境。接着,通过“白玉蕊”和“黄金花”的对比,强调了腊梅的独特美丽,正如生命在不同环境中展现出的各异风貌。
中间部分,诗人通过蜜蜂的比喻,将自然的造化与生命的生成联系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和谐美。最后两句则意在提醒读者,夜窗下的明月与花影交织,反映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蜡与花的界限不再清晰,暗示了生命的复杂与多样。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思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释迦黄成禅可夸:赞美释迦牟尼的禅意与黄花的色彩。
- 色想熏渍霜中葩:色彩如同温暖的气息渗透在霜中的花朵。
- 不然安得白玉蕊:若非如此,怎能有洁白的花蕊?
- 而乃幻此黄金花:偏偏变成了这黄金般的花。
- 信知造化真有法:确实知道自然的造化是有法则的。
- 蜂须酿蜜蜜酿蜡:蜜蜂用触须酿蜜,蜜又转化为蜡。
- 蜡凝花房丰不腴:蜡在花房中凝结丰盈却不肥腴。
- 桃李漫山焉可如:桃李漫山又岂能与之相提并论。
- 毓枝摘索璨栗玉:在枝头摘取璀璨如栗子的玉色。
- 吟搜西郊信杖扶:吟咏在西郊时请杖扶。
- 少须夜窗疏影挂明月:稍待片刻,夜窗的影子挂在明月上。
- 是蜡是花君自别:蜡与花的区别由你自己去分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蜡凝花房”比喻生命的丰盈。
- 对仗:如“白玉蕊”和“黄金花”,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花与蜡赋予生命,使其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腊梅的描绘,探讨了自然的造化与生命的多样性,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崇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梅:象征坚韧与美丽,寓意在寒冷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
- 白玉蕊:代表纯洁与高雅。
- 黄金花:象征温暖与希望。
- 蜂蜜与蜡:暗示生命的创造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释迦牟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冷酷的哲学
B. 高尚的品德
C. 自然的法则
D. 生命的无常 -
“白玉蕊”与“黄金花”之间的关系是?
A. 对比
B. 排列
C. 反义
D. 类比 -
诗中提到的“蜡”是指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蜜蜂的成果
C. 冬天的象征
D. 纯洁的象征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
- 李白《月下独酌》:展示了对月亮与花的诗意描绘。
诗词对比:
- 刘学箕 vs. 白居易:两位诗人在描写自然时,刘学箕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哲学思考,而白居易则更多地关注情感的抒发与社会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