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前小酌和外舅韵》

时间: 2025-01-17 10:19:26

五马旌旗去路长,笋舆穿翠度羊肠。

霜馀绿橘浆尤美,秋晚黄花气倍香。

胜景形容诗入咏,羁情排遣酒傅觞。

风流太傅何面诧,独载东山窈窕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马旌旗去路长,
笋舆穿翠度羊肠。
霜馀绿橘浆尤美,
秋晚黄花气倍香。
胜景形容诗入咏,
羁情排遣酒傅觞。
风流太傅何面诧,
独载东山窈窕娘。

白话文翻译

五匹马拉着的旗帜,驶向遥远的道路,
竹筏在翠绿的山间弯曲,穿过羊肠小道。
霜后余留下的绿橘,果浆尤为美味,
秋天晚上的黄花,香气更是浓郁。
美好的景色描绘成诗,吟咏其中,
借酒排遣相思,举杯畅饮。
风流倜傥的太傅,何以面露惊讶,
独自承载着东山那位妩媚的姑娘。

注释

  • 五马旌旗:指五匹马拉的旗帜,象征着出行的盛况。
  • 笋舆:竹子做的轿子,古时用以坐人。
  • 羊肠:羊肠小道,形容道路曲折狭窄。
  • 霜馀:霜后,指冬天霜降后的景象。
  • 绿橘浆:指绿橘的果汁,象征着美味。
  • 秋晚黄花:秋天晚期的黄花,指菊花,寓意秋季的丰收与美好。
  • 羁情:指思念之情。
  • 傅觞:指斟酒,表达饮酒的场景。
  • 风流太傅:指风度翩翩的太傅,或许是指某位名士。
  • 东山窈窕娘:指东山的美丽女子,象征着理想的伴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学箕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某次出游或聚会时所作,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放松心情,通过酒来排遣思乡之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生活场景为基础,展现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赞美和对饮酒的欢愉。开头的五马旌旗,象征出行的豪华气派,随后竹筏在翠绿山间穿行,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的和谐美景。霜后的绿橘和秋晚的黄花,反映出四季更替的美丽,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饮酒来排遣羁绊的思绪,显示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最后提到的“风流太傅”和“东山窈窕娘”,则引入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元素,表现出对理想人选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情的思考,形成了一种温暖而又悠远的情感基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马旌旗去路长:开篇描绘出行的盛况,五匹马拉着的旗帜,暗示着出行的远途和豪华。
  2. 笋舆穿翠度羊肠:竹轿在翠绿的山中弯曲,形象地表现出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色。
  3. 霜馀绿橘浆尤美:霜后的绿橘浆汁,暗示着自然的馈赠,强调了季节的变化和果实的美味。
  4. 秋晚黄花气倍香:秋天的黄花香气更浓,描绘出秋季的丰收和生机。
  5. 胜景形容诗入咏:美景使得诗意自然流露,诗歌成为表达情感的载体。
  6. 羁情排遣酒傅觞:酒的作用在于排遣思念之情,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7. 风流太傅何面诧:提到名士,反映出对生活中风流人物的敬仰与思考。
  8. 独载东山窈窕娘:最后一联将美丽的女子引入,象征着理想中的伴侣,增添了一丝柔情。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情。比如“霜馀绿橘浆”不仅体现了秋冬交替,还象征着生命力的延续。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以及通过饮酒来排遣思念的情感,展示了一种洒脱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旗:象征出行的壮丽与豪华。
  • 笋舆:表现出诗人所处的环境与身份。
  • 绿橘:象征自然的馈赠和生活的美好。
  • 黄花:代表秋天的丰收与生命的延续。
  • :象征着欢聚与排解情感的手段。
  • 东山娘:象征理想的伴侣,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笋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一种交通工具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2. 诗句“霜馀绿橘浆尤美”中“霜馀”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3. “东山窈窕娘”中的“窈窕”形容的是谁? A. 风景
    B. 女人
    C. 动物
    D. 山水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刘学箕的这首诗一样,均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悟,但杜甫更侧重于对离别的苦楚,而刘学箕则在饮酒中寻求欢乐与慰藉。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