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庙》

时间: 2025-01-17 10:28:11

且要尽清欢,须知一出难。

人因晴后喜,春到水边宽。

柳长官桥媚,梅飘客袖寒。

荒祠存禹迹,得得又来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且要尽清欢,须知一出难。
人因晴后喜,春到水边宽。
柳长官桥媚,梅飘客袖寒。
荒祠存禹迹,得得又来看。

白话文翻译:

要尽情享受快乐,但要知道,一旦离开就不易再回。人们因晴天而喜悦,春天来临,水边的景色显得开阔。柳树在长官桥旁显得妩媚,梅花飘落在客人的衣袖上,带来一丝寒意。荒废的祠堂里依然存有大禹的踪迹,时不时又来此地看看。

注释:

  • 且要尽清欢:表示要尽情享受快乐。
  • 一出难:一旦离开就难以再回来,暗含人生无常。
  • 晴后喜:晴天之后人们更感快乐。
  • 水边宽:春天到来,水边的景色显得开阔而美好。
  • 柳长官桥媚:柳树在长官桥旁显得十分妩媚。
  • 梅飘客袖寒:梅花飘落在客人的衣袖上,带来一丝寒意。
  • 荒祠存禹迹:荒废的祠堂仍然保存着大禹的遗迹。
  • 得得又来看:时不时回来看看,流露出对历史的怀念。

典故解析:

  • 大禹: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开创了禹王朝,至今仍被尊敬。
  • 长官桥: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桥,长官多为地方官员,体现了人文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多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语言清新自然,善于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追忆。

创作背景:

《禹庙》可能是在一次游览大禹庙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禹庙》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和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与历史遗迹,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开篇的“且要尽清欢,须知一出难”便引导读者关注人生的无常与享受当下的重要性。这种哲思贯穿全诗,使得诗作不仅仅停留在对景物的描绘上,更是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在描写柳树与梅花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自然景物有了生命,增添了诗歌的情感色彩。柳树的“媚”与梅花的“寒”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初春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春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诗的最后,提到“荒祠存禹迹”,更是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且要尽清欢:提倡享受快乐,强调把握当下。
  2. 须知一出难:暗示人生无常,离开后很难再回归。
  3. 人因晴后喜:春天晴朗的日子带来愉悦的心情。
  4. 春到水边宽:春天来临,水边的景象开阔而美丽。
  5. 柳长官桥媚:柳树在长官桥旁显得妩媚动人。
  6. 梅飘客袖寒:梅花飘落在客人的衣袖上,带来一丝寒意。
  7. 荒祠存禹迹:荒废的祠堂里仍留有大禹的遗迹。
  8. 得得又来看:时常回来看看,流露出对历史的怀念和敬仰。

修辞手法:

  • 拟人:柳树与梅花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
  • 对仗:例如“柳长官桥媚,梅飘客袖寒”,形成优美的音韵和节奏。
  • 比喻:将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享受当下”和“历史怀念”两个主题,强调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同时不忘历史的厚重。诗人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欢:象征快乐、享受当下。
  • 柳、梅:自然的象征,代表春天与变化。
  • 荒祠:历史的象征,承载着过去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人因晴后喜”指的是? A. 春天的到来
    B. 雨后的快乐
    C. 晴天带来的愉悦
    D. 冬天的寒冷

  2. 诗中提到的“荒祠”是指哪个历史人物的遗迹?
    A. 孔子
    B. 大禹
    C. 李白
    D. 杜甫

  3. “柳长官桥媚,梅飘客袖寒”中的“媚”和“寒”分别代表什么?
    A. 美丽与丑陋
    B. 温暖与寒意
    C. 喜悦与忧伤
    D. 生命与死亡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反映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李白《将进酒》:强调享受当下与人生的短暂,主题相近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