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红鹦鹉》

时间: 2024-10-02 07:31:29

帔染明霞,襟披绛雪,异常妆饰。

带燄风流,炎州孕秾赤。

南洋万里,休怨损、朱颜标格。

如昔。

红袖雕阑,伴天涯羁客。

金梁小立。

鹦父相逢,回身澹无色。

花前暗自爱惜。

影儿只。

须倩绣娘针线,猩血綵绒亲擘。

待去时携看,长记岭南相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红衣·红鹦鹉
作者: 黄之隽 〔清代〕

帔染明霞,襟披绛雪,异常妆饰。
带燄风流,炎州孕秾赤。
南洋万里,休怨损朱颜标格。
如昔。红袖雕阑,伴天涯羁客。
金梁小立。鹦父相逢,回身澹无色。
花前暗自爱惜。影儿只。
须倩绣娘针线,猩血綵绒亲擘。
待去时携看,长记岭南相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艳、富有生机的画面。作者以红色和明亮的色彩为主,描写了一个女子的妆容和服饰,表现出她的美丽和妩媚。南方的风情使她更显得妍丽,但她也感到了一丝失落,似乎在怀念过去的时光。诗中提到的“红袖雕阑”,暗示着她的孤独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最后,诗人希望能够保存这份美好,待到离去时还能够回忆起与这位女子的相识。

注释:

  • :一种披肩,通常用于女子的袍子上。
  • 绛雪:形容红色与白色的对比,表示妆饰的华美。
  • 炎州:指的是南方的热带地区,象征着热情与生机。
  • 朱颜:指美丽的容颜。
  • 羁客:旅居他乡的人,暗示着离愁别绪。
  • 鹦父:鹦鹉,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 猩血:指鲜红色,表现出对美的珍惜。
  • 岭南:指的是中国南方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与风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之隽,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美丽和情感往往受到重视,而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惜红衣·红鹦鹉》是一首充满色彩和情感的诗作。诗中以鲜艳的色彩为主要元素,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又细腻的氛围。开头部分,作者通过对女子妆饰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美丽与风情,尤其是“帔染明霞,襟披绛雪”这两句,形象地表现出她的妆容如同晨曦般绚丽多彩。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忧伤,特别是“南洋万里,休怨损朱颜标格”一行,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与无奈。诗人通过“红袖雕阑”展示了孤独感,暗示着离别与思念交织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在色彩上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更在情感上引人深思。作者在描绘美好的同时,也在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女性的情感细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帔染明霞,襟披绛雪:以颜色描绘女子的服饰,鲜艳夺目。
  2. 异常妆饰:形容她的妆容独特,令人惊艳。
  3. 带燄风流,炎州孕秾赤:炎热的南方孕育出浓烈的情感。
  4. 南洋万里,休怨损朱颜标格:即使身处远方,也不应怨恨容颜的变化。
  5. 如昔:回忆往昔的美好。
  6. 红袖雕阑,伴天涯羁客:红袖象征着思念,描绘了孤独的旅人。
  7. 金梁小立:金色的栏杆,增添了一丝优雅。
  8. 鹦父相逢:鹦鹉作为情感的寄托。
  9. 花前暗自爱惜:在花前默默珍惜美好。
  10. 须倩绣娘针线:希望借助绣娘的巧手制作美好的物品。
  11. 待去时携看,长记岭南相识:希望能在离去时带走这份美好,铭记与岭南的相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帔染明霞,襟披绛雪”,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色彩象征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将鹦鹉作为情感的寄托,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美的珍惜与对离愁的思念,展现了女性柔美而又坚韧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往事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色:象征热情、生命和美丽。
  • 鹦鹉:象征情感的寄托,表达思念。
  • :象征美好与短暂,暗示爱情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帔染明霞”中的“明霞”指的是什么?

    • A) 颜色
    • B) 地名
    • C) 人物
  2. 诗中提到的“南洋万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思念
    • B) 快乐
    • C) 忧伤
  3. “红袖雕阑”的“红袖”象征了什么?

    • A) 美丽
    • B) 记忆
    • C) 孤独

答案

  1. A) 颜色
  2. A) 思念
  3. C)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比较黄之隽的《惜红衣·红鹦鹉》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虽同样表达对爱情的追忆,但黄之隽的诗更注重色彩与美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渗透了对情感的细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