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荷 其三》
时间: 2025-01-04 11:11: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荷 其三
作者: 蔡国琳 〔清代〕
花为妆饰叶为衣,楚客吟馀景已非。
太液池前芳宴罢,若耶溪畔画船稀。
香清旧护鸳巢稳,色淡空怜雁影飞。
犹记纳凉消夏日,筒杯有约未曾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荷花和秋日的景色。诗中说,荷花像美丽的妆饰,荷叶则如华丽的衣服,而楚地的游子吟唱着已是往昔的景致。太液池边的宴会已结束,若耶溪畔的画船也变得稀少。荷花的香气依旧,曾经的鸳鸯巢穴安然无恙,然而那淡淡的颜色让人不禁怜惜飞去的雁影。诗人还回忆起纳凉的夏日,手握筒杯的约定从未违背。
注释
- 楚客:指来自楚地的客人,象征着游子或诗人。
- 太液池:指北京的一个湖泊,古时多用于宴会、游玩。
- 若耶溪:若耶溪位于浙江绍兴,风景如画。
- 鸳巢:指鸳鸯的巢穴,象征爱情和安稳的生活。
- 筒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象征着饮酒作乐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国琳,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常常蕴含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正值荷花凋零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荷花,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荷花的美丽和凋零,诗人借用自然景象,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开篇以“花为妆饰叶为衣”描绘出荷花和荷叶的美丽,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秋日的景象。接着,诗人提到“楚客吟馀景已非”,通过游子的吟唱,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
在“太液池前芳宴罢”中,诗人描绘了宴会后的宁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若耶溪的画船稀少,象征着秋天的冷清和凋零,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接下来,“香清旧护鸳巢稳”一句通过鸳鸯的巢穴,反映了爱情的稳定与安逸,但“色淡空怜雁影飞”则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了美好事物的逝去。
最后,诗人回忆起往昔纳凉的时光,表达了对友谊和欢乐的珍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将秋天的凄凉与温馨的回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花为妆饰叶为衣:荷花像妆饰,荷叶如衣裳,形象地展示了荷花的娇美。
- 楚客吟馀景已非:游子吟唱,但如今的景致已不同往日,表现出对时光的感慨。
- 太液池前芳宴罢:宴会结束,宁静的环境映衬出一种落寞感。
- 若耶溪畔画船稀:溪边的画船少见,象征着景物的凋零与孤独。
- 香清旧护鸳巢稳:荷花的香气依旧,鸳鸯的巢穴安稳,暗示着恒久的爱情。
- 色淡空怜雁影飞:颜色的淡薄引发对飞雁的怜惜,象征着美好的失去。
- 犹记纳凉消夏日:回忆起过去的夏日消暑时光,带有温暖的怀念。
- 筒杯有约未曾违:对饮酒作乐的约定始终未曾改变,体现了对友谊的珍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花和叶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荷花的美丽。
- 对仗:如“香清旧护”和“色淡空怜”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赋予它们情感和生命。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荷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着美丽与纯洁,代表着短暂而美好的事物。
- 鸳鸯:象征着爱情与忠诚,体现了对爱情的向往。
- 雁影: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反映出时光的流逝与无常。
- 筒杯:象征着友谊与欢聚,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楚客”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客人? a) 粤地
b) 川地
c) 楚地
d) 闽地 -
“香清旧护鸳巢稳”中的“鸳巢”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d) 乡情 -
诗中提到的“筒杯”是指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饮酒器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衣物
答案:
- c) 楚地
- b) 爱情
- b) 一种饮酒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但蔡国琳的诗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意象,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