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查少白五十初度七律四则 其三》
时间: 2025-01-17 09:57: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神仙眷属木兰舟,浮海飘然事壮游。
工部感秋犹有兴,陶朱致富或承羞。
营巢不碍梁间燕,唤雨何劳陌上鸠。
自古才人多入幕,岂惟王粲独登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神仙眷属的木兰舟在海上飘荡,仿佛在进行着壮丽的游历。工部(指的是工部尚书,诗人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杜甫)在秋天感受到的情趣依然存在,陶朱(指的是陶渊明)虽然致富,但也可能感到羞愧。燕子在屋檐下筑巢并不妨碍,而唤雨的鸠鸟在田间叫唤又有什么用呢?从古至今,才华横溢的人大多在幕府中任职,难道只有王粲才能独自登上高楼?
注释:
- 神仙眷属:指神仙眷顾的人,通常指得到了神灵庇护的人。
- 木兰舟:传说中的神仙船,象征着自由和壮丽的旅行。
- 工部:指工部尚书,可能隐喻为诗人杜甫,因其有感于秋天之情。
- 陶朱: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淡泊名利著称。
- 营巢不碍梁间燕:意指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的景象,传递出一种安定与和谐的氛围。
- 唤雨何劳陌上鸠:鸠鸟在田间叫唤,似乎在暗示着某种无用的努力。
- 王粲:王粲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诗人,代表了才子在政治上的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衢,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有独特的个性和情感。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人生哲理,常以古典诗词形式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王衢五十岁生日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感慨,同时也对才华与名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旅程和内心的感悟。首联提到“神仙眷属的木兰舟”,这一意象不仅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中通过工部和陶朱的对比,探讨了才华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工部尚书在秋天情感的感慨与陶渊明的淡泊名利形成鲜明对照。这种对比让读者思考: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接着,诗人用“营巢不碍梁间燕”和“唤雨何劳陌上鸠”两句,描绘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状态,燕子安稳地筑巢,而鸠鸟的叫唤则显得无用,暗示了某种无奈与无力。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人抒发了对才子命运的思考,古往今来,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最终都在幕府中任职,王粲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最终的选择则引人深思。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神仙眷属木兰舟: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仿佛与神仙为伴。
- 浮海飘然事壮游:形象展现了旅行的壮美,强调了自由和冒险的精神。
- 工部感秋犹有兴: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秋日的沉思。
- 陶朱致富或承羞:揭示了追求财富的同时可能带来的心理负担。
- 营巢不碍梁间燕:象征着安稳与和谐,生活的平静也是一种美好。
- 唤雨何劳陌上鸠:暗含对无用努力的讽刺,表达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无奈。
- 自古才人多入幕:反映出历史的普遍现象,才子往往受到社会的限制。
- 岂惟王粲独登楼:强调个体的独立与选择,体现了对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木兰舟”)、对仗(如“营巢不碍梁间燕,唤雨何劳陌上鸠”)等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与意象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思才华与名利的关系,强调了自由与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兰舟:象征自由与理想生活。
- 秋:常代表思考与感伤的季节。
- 燕:代表安宁与和谐的生活状态。
- 鸠:象征着无用的努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衢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
“木兰舟”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自由与理想
C. 哀愁
D. 战争 -
诗中提到的陶朱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王粲
C. 杜甫
D. 李白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王衢的诗与杜甫的《秋兴八首》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但王衢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独立选择的价值,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纠结,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衢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