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其四》

时间: 2025-01-01 13:34:25

载舟与覆舟,水性本无二。

势成在一激,天道亦人事。

厝火于积薪,安得不熛炽。

处处而守常,纷纷焉足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兴 其四
作者: 钮树玉 〔清代〕

载舟与覆舟,水性本无二。
势成在一激,天道亦人事。
厝火于积薪,安得不熛炽。
处处而守常,纷纷焉足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哲理,寓意深刻。诗中提到“载舟”和“覆舟”,说明水的性质是没有区别的,关键在于用水的方式和环境的变化。接着提到“势成在一激”,意思是事物的变化往往由一个小的刺激引发,天道和人事都是如此。后两句中的“厝火于积薪”比喻把火放在干燥的柴薪上,自然会引起大火,强调了积累的危险性。而最后一句则指出,无论在哪里保持常态,纷乱的事情根本无法依靠这种常态。


注释:

  1. 载舟与覆舟:比喻水的性质是相同的,既能载舟也能覆舟,暗指环境与人事的关系。
  2. 水性本无二:水的性质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利用。
  3. 势成在一激:局势形成在某个小的刺激之后,暗示变化的潜在性。
  4. 天道亦人事:自然法则与人事之间的相互关系。
  5. 厝火于积薪:把火放在堆积的柴薪上,形容危险的积累。
  6. 安得不熛炽:怎么可能不引发大火呢。
  7. 处处而守常:到处保持常态,强调稳定性。
  8. 纷纷焉足恃:形容错综复杂的事情,不能依靠常态来解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钮树玉,清代诗人,因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歌多关注哲理和人生,语言简练而富有寓意。

创作背景:

《感兴》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人生哲学的思考,特别是对人性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此诗写于清代时期,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使得作者更加关注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的原因。


诗歌鉴赏:

《感兴 其四》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字里行间渗透着对自然法则与人事关系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载舟与覆舟”引入,揭示了水的双重性,象征着环境对人的影响。水本无二,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折射出社会的复杂与变化。

接下来的“势成在一激”则强调了微小的变化能够引发巨大的结果,表达了一种对变化的敏感与警觉。在时代变迁、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这种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接着“厝火于积薪”一语,通过生动的比喻突出积累的潜在危险,警示人们在环境中要时刻保持警惕。

最后两句“处处而守常,纷纷焉足恃”则是对人们安于现状的反思,指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单靠常态是远远不够的。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载舟与覆舟:比喻水的性质是双面的,暗示环境的影响。
  2. 水性本无二:强调水的本质没有好坏。
  3. 势成在一激:小的刺激可以形成大的变化。
  4. 天道亦人事:自然法则与人的行为是相互关联的。
  5. 厝火于积薪:积累的危险,警惕潜在的风险。
  6. 安得不熛炽:强调危险的必然性。
  7. 处处而守常:到处保持常态,反思安于现状的危险。
  8. 纷纷焉足恃:形容复杂的局势,不可依赖常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载舟与覆舟”比喻环境的双重性。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排比:如“处处而守常,纷纷焉足恃”,形成对比,强调观点。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事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出在复杂的环境中,必须时刻警惕潜在的变化,保持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与反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环境和变化。
  • :代表人处于环境中的状态。
  • 火与薪:象征潜在的危险和积累的风险。
  • 常态:代表一种稳定的状态,反映对安逸的警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载舟与覆舟”中的“载舟”与“覆舟”分别象征什么?

    • A. 水的性质
    • B. 人的行为
    • C. 环境的影响
  2. “势成在一激”的意思是:

    • A. 小的变化可以引发大的结果
    • B. 势头已经形成
    • C. 变化是必然的
  3. 诗中警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A. 要保持常态
    • B. 积累的危险性
    • C. 追求变化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钠树玉的《感兴 其四》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注重环境与人事的关系,而后者则强调人对自然的感悟与体验,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以上为《感兴 其四》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