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因成佛果,花雨散诸天。
指点菩提树,心参解脱禅。
慈云现孤掌,明月印空拳。
一握摩挲相,真香护大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问,为什么会成就佛果,仿佛花雨洒落在天空。手指指向菩提树,心中参悟解脱的禅理。慈悲的云朵显现出一只孤独的手掌,明亮的月光在空中留下印记。一握之间,轻轻摩挲,真香护佑着整个大千世界。
注释:
- 佛果:指达到佛的境界,获得智慧和慈悲。
- 花雨:象征美好和祥和,指代佛法的传播。
- 菩提树:佛陀在此树下悟道,象征智慧。
- 解脱禅:指通过禅修达到精神上的解脱。
- 慈云:比喻慈悲的云彩,象征佛的慈悲。
- 空拳:代表无所执着,心境开阔。
- 大千:指整个宇宙,象征广大无边的众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衢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禅理的深刻理解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佛教思想,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文化繁荣。诗人通过佛教思想,表达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反映出对人世间苦难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问句开篇,提问“何因成佛果”,引发读者对成就佛果的思考。诗中用“花雨散诸天”描绘了佛法的普及和美好,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菩提树”,这不仅仅是一个地点的描写,更是智慧的象征,指向了内心的觉悟与参悟。
“慈云现孤掌”一句,慈悲的云彩如同佛的庇佑,孤掌象征着独立和坚韧。接下来的“明月印空拳”,不仅展现了月光的清澈,也暗示了心灵的清净与无执。最后一句“一握摩挲相,真香护大千”则回归到人与世界的关系,强调了真理和慈悲对整个宇宙的保护。
整首诗以佛教思想为核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宇宙的敬畏,体现了深邃的哲理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因成佛果:提问,反映对成佛之路的思考。
- 花雨散诸天:形象生动,描绘佛法的传播。
- 指点菩提树:指向智慧的象征,强调内心的觉悟。
- 心参解脱禅:心中修行,领悟禅理。
- 慈云现孤掌:慈悲的象征,表现独立和坚韧的信念。
- 明月印空拳:月光的清澈,象征心灵的纯净。
- 一握摩挲相: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体现真诚和温暖。
- 真香护大千:最终回归到宇宙的保护与庇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情感结合,如“花雨”与佛法。
- 对仗:如“慈云”与“明月”,增加诗歌的音乐感。
- 意象:如“菩提树”、“空拳”等,富有哲理。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的是一种对佛教智慧的探求,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解脱,展现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宇宙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菩提树:象征觉悟与智慧。
- 花雨:象征佛法的传播与美好。
- 明月:象征纯净与清明的心境。
- 孤掌:象征坚韧与独立的信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及的“菩提树”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智慧
- C. 权力
-
“慈云现孤掌”中的“慈云”指代什么?
- A. 大自然
- B. 佛的慈悲
- C. 个人情感
-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物质追求
- B. 人际关系
- C. 佛教智慧与内心解脱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心灵的关系,但更强调隐逸与自然的融合,而王衢的作品则更侧重佛教智慧的探讨。两者都展现了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衢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