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世路风波恶》
时间: 2025-01-17 09:17: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世路风波恶
作者:辛弃疾
世路风波恶。喜清时边夫袖手,将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两两燕穿帘幕。又怕个江南花落。与客携壶连夜饮,任蟾光飞上阑干角。何时唱,从军乐。归欤已赋居岩壑。悟人世正类春蚕,自相缠缚。眼畔昏鸦千万点,欠归来野鹤。都不恋黑头黄阁。一咏一觞成底事,庆康宁天赋何须药。金盏大,为君酌。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的风波中,前路艰难而险恶。我欢喜在清明的时节,和朋友们袖手旁观,策划着我们的未来。正值春天的二三月,燕子成双飞入帘幕之中。我又害怕江南的花朵会凋落。与朋友们携酒共饮,任凭明月的光辉洒在栏杆角上。何时能够再唱起从军的乐曲呢?归来的时光已赋予我归隐山林的心境。我领悟到人生就像春蚕,彼此缠绕,无法自拔。眼前的昏鸦如千万点,渴望归来的野鹤却无处可去。已不再恋恋不舍于那黑头黄阁。每一首诗歌,每一杯酒,都是生活的缩影。庆贺这样的安宁与快乐,又何必依赖药物呢?金杯满盈,为你斟酒。
注释:
- 世路风波恶:指世事多变,艰难险阻。
- 清时:指春天的明媚时光。
- 帷幄:指策划、安排。
- 江南花落:暗指春天的短暂与易逝。
- 蟾光:指月光,蟾蜍的光辉。
- 从军乐:指士兵的乐曲,象征着战争与远行。
- 春蚕自相缠缚:比喻人们在生活中互相牵绊。
- 黑头黄阁:可能指某种美好的事物或境地。
- 庆康宁:指庆祝安宁与幸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他的词风豪放,常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辛弃疾的词作多表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辛弃疾辞官后,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回顾了世事的变幻与个人的心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贺新郎·世路风波恶》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词作。词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世事的艰难,反映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与感慨。他以“世路风波恶”开篇,立刻引入了人生的艰辛,而后通过描绘春光与燕子的飞舞,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这种对比增强了词的层次感。
辛弃疾在词中提到与友人把酒言欢,享受当下的快乐,却又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在“又怕个江南花落”一句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叹。此外,他用“悟人世正类春蚕,自相缠缚”来比喻人生的困扰,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不仅有豪放的气度,还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他通过这种细腻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美好,也呼唤着人们在艰难中寻找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路风波恶”:开篇即点明人生的艰辛与险恶。
- “喜清时边夫袖手,将帷幄”:描绘春天的清新,展现一种悠闲的心态。
- “正值春光二三月,两两燕穿帘幕”: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又怕个江南花落”:感叹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暂的。
- “与客携壶连夜饮,任蟾光飞上阑干角”:表现了与友人共饮的快意与洒脱。
- “何时唱,从军乐”:表达对过去军旅生涯的怀念与思考。
- “悟人世正类春蚕,自相缠缚”: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困扰。
- “眼畔昏鸦千万点,欠归来野鹤”:用意象对比,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 “都不恋黑头黄阁”:放下对过去繁华的留恋,表现了一种洒脱。
- “一咏一觞成底事,庆康宁天赋何须药”:强调珍惜当前的快乐与安宁。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的美好与世事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人世与春蚕的比喻,揭示人生的困扰。
- 意象:燕子、月光、昏鸦等意象的运用,丰富了词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珍惜当下的快乐,同时展现了对友谊的重视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燕子:象征春天与希望,代表着美好的未来。
- 江南花:象征短暂的美好,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蟾光:象征明亮与纯净,代表着一种高雅的情怀。
- 昏鸦:象征归属与渴望,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世路风波恶”中的“风波”指什么?
A. 自然现象
B. 人生的艰难困苦
C. 船只的摇晃
答案:B -
辛弃疾在诗中提到的“江南花落”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江南的思念
B. 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叹
C. 对春天的热爱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春蚕”比喻了什么?
A. 生命的美好
B. 人生的困扰与无奈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反映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家国、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现。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