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时间: 2025-01-17 10:51: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积雨久未阕,岂徒行客忧。
夜闻屋中人,叹息悲田畴。
方春播殖时,种食皆外求。
鞭诃犯赤日,酷烈惭羸牛。
草秽竞禾长,从人借鉏耰。
晨薅载星起,日闇未能休。
岂无一时勤,所觊岁有秋。
今兹昏垫灾,大野成洪流。
直疑沧海溢,蚕栗浮陵丘。
昔时百丈原,泛泛皆挐舟。
乔木失端杪,饥鸟下无投。
黍稷沈黄泥,圭谷安可收。
嗟予乏技能,无以易糠麰。
贩鬻固所昧,敢诧市井游。
欲依盗贼群,丑不闲戈矛。
已载任天地,无益徒为愁。
一身无死所,况为妻儿谋。
之美爱物者,凄然涕沾裘。
一夫有不获,伊尹为深羞。
何当富斯民,比屋囷仓稠。
惜哉禄秩卑,此志终宜酬。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的雨一直没有停止,难道只是行人心忧吗?
夜里听到屋内有人,叹息着为这片田地感到悲伤。
现在正是春天播种的时节,农作物的种子全得向外求购。
烈日下鞭打着牛,羞愧于这瘦弱的牛儿。
杂草和禾苗竞争着生长,只得向他人借用犁耙。
清晨起身时,星星还在天上,天色暗淡却又无法休息。
难道没有一时的勤奋,期望的秋天自然来临?
如今的灾难令人心慌,大地变成了洪流。
简直怀疑沧海都要溢出来,蚕和栗子漂浮在高丘之上。
往日的百丈原,舟船随意漂浮。
高大的树木失去了顶端,饥饿的鸟儿无处栖息。
黍和稷沉没在黄泥中,圭谷的粮食又怎么能收成?
唉,我缺乏技能,无法用来交换糠和麦。
贩卖和交易固然是糊涂,怎敢嘲笑市井的游人。
想依赖那些盗贼团伙,丑陋得不敢拿起武器。
已经任凭天地的安排,无益处于徒增忧愁。
我一身无处可死,更何况为妻儿谋生。
那些真正爱惜物品的人,凄然泪湿了衣裳。
一人遭受的不幸,伊尹也会感到深深的羞愧。
何时才能让百姓富裕,家家户户仓库满盈?
可惜啊,我的职务卑微,这份志向终究难以实现。
注释:
- 积雨: 长时间不停的雨水。
- 阕: 停止。
- 叹息悲田畴: 为田地的悲惨境况而叹息。
- 方春播殖: 正是春天播种的时节。
- 鞭诃: 鞭打的声音。
- 赤日: 炎热的阳光。
- 羸牛: 瘦弱的牛。
- 晨薅: 清晨耕作。
- 昏垫灾: 灾难在黄昏时分来临。
- 沧海溢: 大海溢出。
- 黍稷: 粟米、谷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提倡理学,重视实用。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一个多雨的季节,表现了农民的辛苦和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业困境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水带来的灾难,表现了农民在自然恶劣条件下的艰辛生活。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困境与人民的苦楚。开头的“积雨久未阕”即引出了自然灾害的主题,紧接着通过“夜闻屋中人,叹息悲田畴”的描写,传达出农民对田地失去希望的悲哀。诗人用“鞭诃犯赤日”来描绘炎热的阳光与饥饿的牛之间的对比,突显出农民的无奈与愤懑。全诗以惨淡的景象为背景,结合个人的愁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艰辛的深刻同情。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仗和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诸如“晨薅载星起,日闇未能休”的描写,展现了勤劳与无奈的对比。整首诗在悲惨的外部环境中,透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和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积雨久未阕: 长时间的雨水没有停歇。
- 岂徒行客忧: 不是单单行人感到忧愁。
- 夜闻屋中人: 夜里听到屋内有人说话。
- 叹息悲田畴: 为田地的悲惨而叹息。
- 方春播殖时: 正是春天播种的时节。
- 种食皆外求: 所有的粮食都需要向外寻求。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晨薅载星起,日闇未能休”展现出时间的流动与农忙的状态。
- 比喻: “直疑沧海溢”将洪水比作海洋,强调灾害的严重性。
- 拟人: “饥鸟下无投”赋予鸟类情感,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自然灾害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 象征着灾难与困境。
- 牛: 代表农民辛苦的生计。
- 禾苗: 体现农民的希望与努力。
- 洪流: 表现自然的强大与无情。
- 饥鸟: 反映生存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积雨”指的是什么情况?
- A) 雨水充足
- B) 长时间下雨
- C) 干旱
- D) 只有行人忧虑
-
“晨薅载星起,日闇未能休”中的“晨薅”是什么意思?
- A) 清晨的耕作
- B) 晚上的工作
- C) 日落时分
- D) 早晨的休息
答案:
- B) 长时间下雨
- A) 清晨的耕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与灾难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关注民生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司马光的诗歌都反映了社会对人民的关怀,但杜甫更多关注战乱对生活的影响,而司马光则侧重于自然灾害。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司马光传》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