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诗二十四韵》
时间: 2025-01-17 10:30:38意思解释
西台诗二十四韵
原文展示
翰苑昔陪侍,天光辱顾瞻。
宠虽承涣汗,功不立毫织。
山鹿缨频顿,铅刀砺不铦。
拭花眸子缺,撚雪颔髭添。
跼影惭尸素,胡颜处禁严。
辞盈虽免戾,取少讵因廉。
定鼎分都异,张官执法兼。
剡章愚垦尽,出綍茂恩沾。
原宪非无粟,胡威尚有缣。
求田近瀍洛,买宅混闾阎。
地僻宜花卉,儿勤付米监。
倦游良足悔,居吉不烦占。
裘葛肤无见,囷仓饮属餍。
僧居间可借,野步静无嫌。
行乐筇枝瘦,延宾稻醴甜。
麦田泥试屐,桑荫帽低檐。
爱竹忙犹种,贪书老未厌。
松烟溪石润,檀烬圾山尖。
笺启来慵拆,衣冠脱怕拈。
紫毫斜倚架,黄卷密垂签。
涸辙犹蒙润,寒灰免附炎。
所忧资秩满,但愿岁时淹。
自是散无用,非为智养恬。
圣朝英颜富,兴许一夫潜。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翰苑中侍奉,目睹了天光的辉映。
即使获得了宠幸,功劳却无法建立。
山中的鹿角频频颤动,铅刀磨砺却不利。
拭去花香的眸子,撚起雪白的胡须。
跼着影子惭愧于素服,胡须的颜色在禁地显得严肃。
言辞虽多免遭误解,得到的却少得可怜。
定鼎的地方分开不同,张官执法兼管。
愚笨的剡章已被开垦,丰厚的恩泽随之而来。
原宪并非没有粮食,胡威仍然有丝绸。
在瀍洛附近求田,混杂于喧闹的街巷。
偏僻的地方适合种花,孩子们勤劳地监视米粮。
厌倦了游玩实在后悔,安居不必占卜吉凶。
裘衣和葛衣看不见,仓库里饮食也很满足。
僧人居住的地方可以借用,野外散步安静无怨。
行乐的筇竹枝瘦弱,款待宾客的稻酒甜美。
在麦田里试着穿木屐,桑树荫下帽子低垂。
爱竹的人仍然忙着种,贪恋书籍的老者从不厌倦。
松烟润泽溪边的石头,檀香的灰烬覆盖山尖。
信纸拆开时懒得动手,衣冠脱去懒得去捡。
紫毫笔斜倚在架上,黄卷书籍密密垂挂。
干涸的车辙仍能滋润,寒灰避免附着于火焰。
我担心的是职务满了,只希望岁月能够缓慢流淌。
这本是无用的散文,并非为了智者的养性。
圣朝的英明和富饶,或许能让一个人隐秘。
注释
- 翰苑: 指古代的文官或皇家书院。
- 涣汗: 比喻得到宠爱,流汗是为了表达对君主的忠心。
- 剡章: 可能指剡溪,因其地形而出名的地方。
- 原宪: 原宪是古代的一个人物,象征有才干却不被重用。
- 求田近瀍洛: 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著称于世,致力于政治改革和历史研究。
创作背景: 《西台诗二十四韵》创作于司马光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仕途的感慨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名利的厌倦以及对平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西台诗二十四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现了司马光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全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提到的“倦游”、“爱竹”、“贪书”等,显示出他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展现了他内心的安宁与淡泊。诗中既有对当权者的讽刺,也有对生活理想的追求,表现出浓厚的个性与独立的人格魅力。整首诗既有古诗的韵味,又流露出浓厚的个人情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几句描绘了诗人从事官场的经历,感受到的冷落与不如意。
- 中间部分通过描写田园生活的细节,展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后半部分则是对生活哲学的思考,表达了对浮华的厌倦和对安宁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拭花眸子缺”,用“花”比喻美好生活的缺失。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加了韵律感。
- 排比: “爱竹忙犹种,贪书老未厌”运用排比手法来强调诗人对自然和知识的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浮华世界的厌倦和对自然、田园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 象征清雅与坚韧,诗人对其的热爱体现了他向往高洁的品格。
- 田园: 代表着宁静与安逸,是诗人最终的归宿。
- 书籍: 象征知识与智慧,表现诗人对文化的尊重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倦游”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旅行的厌倦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官场的失望 -
“爱竹忙犹种”中的“爱竹”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A. 吝啬
B. 志高远
C. 贪婪
D. 怯懦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终南山》: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 司马光与李白的诗风不同,李白多描写豪放的生活,而司马光则更倾向于沉静和内省的情感。李白的《将进酒》与司马光的《西台诗》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参考资料
- 《资治通鉴》:了解司马光的历史成就与思考。
- 《宋诗三百首》:对宋代诗歌的全面了解。
- 《中国古典文学史》:详细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