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钱塘异胜》
时间: 2025-01-18 05:33:3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叙钱塘异胜
作者: 方干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暖景融融寒景清,越台风送晓钟声。
四郊远火烧烟月,一道惊波撼郡城。
夜雪未知东岸绿,春风犹放半江晴。
谢公吟处依稀在,千古无人继盛名。
白话文翻译:
温暖的景色融融而生,寒冷的景色清晰可见,越台上传来晨钟的声音。
四周的远处火光映照着烟雾中的月亮,一道惊涛骇浪震撼着郡城。
夜晚的雪还不知东岸的绿意如何,春风依然在半江之上轻轻拂动。
谢公曾吟咏之地依稀存在,千古以来无人能继承他的盛名。
注释:
- 暖景融融:暖和的景象融洽而美好。
- 越台:指的是越国的台,可能是指浙江的某个地方。
- 晓钟声:早晨的钟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 四郊远火:四周远处的火光。
- 夜雪未知东岸绿:夜里的雪还不知道东岸的春绿。
- 谢公:指谢眺,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这里暗指他的诗歌成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方干(约835年-873年),唐代诗人,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合自然美与人文情怀,展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方干晚年,正值唐代繁荣与衰落交替之际。诗中描绘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情感。
诗歌鉴赏:
《叙钱塘异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钱塘江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首联“暖景融融寒景清”,对比了温暖与寒冷的景象,构建了一个和谐而又富有变化的自然画面。接着,描绘了晨钟声的悠扬,仿佛清晨的宁静与安详。再通过“远火烧烟月”和“惊波撼郡城”的描写,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震撼与气势。最后两联,则是对历史的追思,谢公的吟唱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名声的不可复得,诗人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全诗意境优美,情感深厚,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热爱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暖景融融寒景清:描绘了温暖的气候与清晰的寒冷景象,形成对比。
- 越台风送晓钟声:越台的风送来了清晨的钟声,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四郊远火烧烟月:远方的火光照亮了夜空中的月亮,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
- 一道惊波撼郡城:惊涛拍岸,震撼着城池,表达了自然的力量。
- 夜雪未知东岸绿:夜雪中无法看到东岸的春意盎然,暗含对春天的期待。
- 春风犹放半江晴:春风轻拂,江面依然晴朗,象征着生机。
- 谢公吟处依稀在:提到谢公吟咏之地,带有历史的回忆。
- 千古无人继盛名:感叹至今无人能够继承谢公的诗名,表达对历史的追思。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拟人等手法,如“暖景”和“寒景”的对比增强了景象的鲜明性,“惊波撼郡城”则是对自然力量的拟人化描绘。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自然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感慨,体现了对过往盛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深思。
意象分析:
- 暖景: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 寒景:代表冬天的清冷与寂静。
- 越台:文化与历史的象征,暗示着诗歌的传承。
- 惊波:自然力量的象征,表达了变化与不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越台”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四川
- D. 福建
-
诗中“夜雪未知东岸绿”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方干的诗歌风格主要以什么为主?
- A. 叙事
- B. 山水田园
- C. 战争
- D. 社会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方干的《叙钱塘异胜》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方干更注重地方人文情感,而李白则充满豪情与奔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方干与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