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还东嘉》

时间: 2025-01-17 09:33:50

中林昨夜待微月,因想谢公池上楼。

何意师言石门路,一瓶还自上归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僧还东嘉
中林昨夜待微月,
因想谢公池上楼。
何意师言石门路,
一瓶还自上归舟。

白话文翻译:

昨夜我在树林中等待微弱的月光,
因此想起谢公在池边的楼阁。
谁知师父却提到石门的路,
一瓶酒又将我送回归舟。

注释:

  • 中林:指森林中。
  • 微月:微弱的月光。
  • 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的名士,因其在谢公池上建楼而出名。
  • 池上楼:指谢公池旁边的楼阁。
  • 师言:师父所说的话。
  • 石门路:指通往石门的道路,可能有隐喻意义。
  • 一瓶:指一瓶酒,象征着友谊或送别的情感。
  • 归舟:回家的船,象征离别的归途。

典故解析:

  • 谢公池:谢安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在谢公池上建楼,成为后世文人聚会吟咏的胜地。诗人提到谢公,显示了对古人雅致生活的向往与追忆。
  • 石门路:石门是指东南一带的山门,路途艰难。诗中的提及,可能暗示离别的无奈和人生旅途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昇,号寒山,晚号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生活在杭州,崇尚自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林逋送别一位僧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月光、谢公池、石门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情与归属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僧还东嘉》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中林昨夜待微月,因想谢公池上楼”,通过“微月”与“谢公池”之间的对比,体现了安静的夜晚与悠远的历史之间的沟通。在这静谧的时刻,诗人回忆起谢公的风雅,流露出对古人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何意师言石门路,一瓶还自上归舟”,则引入了对离别的思考。“石门路”暗示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转而用“一瓶”象征着友谊的深厚,似乎即便面对离别,心中仍会珍藏这份情谊。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人生道路的感悟,简洁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在树林中等待微弱的月光,暗示一种孤独和期盼的心情。
  • 第二句:联想到谢公池,表达了对历史与人文的思考。
  • 第三句:师父提到的石门路,象征着人生的艰险与不易。
  • 第四句:一瓶酒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微月”比作一种孤独的等待,隐喻诗人的情感状态。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一瓶酒象征着深厚的友情与离别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月:象征着孤独与希望。
  • 谢公池:代表了历史与人文的积淀。
  • 石门路:象征人生的艰辛和不易。
  • 一瓶:寓意友情的珍贵和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谢公池”是谁的名胜?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谢安
    • D. 王维
  2. “一瓶”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
    • B. 友情
    • C. 财富
    • D. 时间
  3. 诗人通过“石门路”表达了什么?

    • A. 旅行的快乐
    • B. 人生的艰辛
    • C. 友情的美好
    • D. 自然的壮丽

答案:

  1. C. 谢安
  2. B. 友情
  3. B. 人生的艰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送别》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1. 《送友人》(李白):

    • 同样是送别题材,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离别的感伤。李白的诗更为豪放,而林逋则显得清新婉约。
  2. 《送别》(王之涣):

    • 也描写送别场景,主题相似,但王之涣的语言更加简洁明了,林逋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和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作品及注释
  • 《唐诗三百首》 - 对比分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歌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