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时间: 2025-01-01 15:02:19

念昔少年日,谬登君子堂。

重言何以称,厚德不能忘。

玉尘声容在,泉台岁月长。

凭谁寄清泪,为我洒松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作者: 司马光

念昔少年日,谬登君子堂。
重言何以称,厚德不能忘。
玉尘声容在,泉台岁月长。
凭谁寄清泪,为我洒松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回忆了年轻时的往事,曾经错误地登上了君子之堂。再说什么都无法称赞他的品德,因为他那厚重的德行我永远不会忘记。即使如今他的美貌和声音依然在,然而岁月在泉台上流逝得如此漫长。又能寄托谁的清泪呢?只好为我洒在这松岗上。

注释:

  • 念昔: 想念以前。
  • 谬登: 错误地登上。
  • 君子堂: 指有德行的人所居住的地方。
  • 重言: 再次言语。
  • 厚德: 深厚的德行。
  • 玉尘: 比喻珍贵的美德和形象。
  • 泉台: 比喻岁月流逝之地。
  • 清泪: 伤心的泪水。
  • 松冈: 松树丛生的山岗。

典故解析:

“君子堂”通常是指德行高尚之士的住所,出自儒家思想。古代人认为君子具备高尚的品德,值得尊重与追随。诗中提到的“玉尘声容”则暗指一个人的气质与声名,象征着他的美德依然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冲之,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所著《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儒家治国理政的思想,强调历史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这首挽歌是为了悼念吴下肃公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与哀痛。肃公的德行深厚,给周围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在此重温往昔,感慨岁月流逝,无法再见。

诗歌鉴赏:

这首诗情感真挚,回忆与哀伤交织。开头两句通过“念昔少年日”的追忆,引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往昔的珍视。接着提到“重言何以称”,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似乎没有言辞能够真正表达出对朋友的敬仰与怀念。之后的“玉尘声容在,泉台岁月长”则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美德的永恒,尽管岁月漫长,但对友人的美好回忆依然鲜活。结尾“凭谁寄清泪,为我洒松冈”则是诗人自我安慰的表现,表达了即使无法再见,也只能将思念化作泪水,洒在这青松之上,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念昔少年日,谬登君子堂: 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自己年少轻狂的反思。
  • 重言何以称,厚德不能忘: 虽然再说什么也无法充分表达对友人品德的赞美,强调对其德行的深刻记忆。
  • 玉尘声容在,泉台岁月长: 友人的美德仍在心中浮现,然而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比漫长。
  • 凭谁寄清泪,为我洒松冈: 对于这种思念与哀痛,诗人只能独自承受,将泪水洒在松岗之上。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尘”比喻高尚的品德与声名。
  • 对仗: “玉尘声容在,泉台岁月长”展现了音与时间的对比。
  • 拟人: 将时间拟人化,表现出时间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对德行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人生的短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日: 象征青春与无忧无虑的时光。
  • 君子堂: 代表高尚的品德与理想境界。
  • 玉尘: 代表美好的德行与记忆。
  • 泉台: 象征岁月流逝的地方。
  • 松冈: 代表寄托思念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念昔少年日”中的“昔”是什么意思?

    • A. 现在
    • B. 以前
    • C. 明天
    • D. 未来
  2. “重言何以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愤怒
    • B. 怀念
    • C. 迷惑
    • D.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玉尘”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德
    • C. 年龄
    • D.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屈原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与《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则是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命无常的感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司马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