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五夜省直》

时间: 2025-01-19 19:56:27

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

留连惜纨扇,散诞脱纱巾。

蟾影夜色浅,蛩声秋意新。

图书足自适,何物更关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
留连惜纨扇,散诞脱纱巾。
蟾影夜色浅,蛩声秋意新。
图书足自适,何物更关身。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日头已经落在西边,温暖的风依然拂面而来。
我留恋着手中的纨扇,不愿放下,轻轻扯掉了头上的纱巾。
月亮的影子在夜色中显得淡薄,蟋蟀的鸣叫带来了秋天的新意。
手边的书籍足以让我感到舒适,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能让我牵挂呢?

注释

  • 大火:指太阳。
  • 已西落:已经落下,表示日落。
  • 温风:温暖的风。
  • 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 纨扇:用丝绸制成的扇子,象征优雅。
  • 脱纱巾:摘掉头上的纱巾。
  • 蟾影:月亮的影子,这里指代月亮。
  • 蛩声:蟋蟀的叫声。
  • 图书:书籍,文献。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了“蟾影”,蟾蜍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月亮的象征。月亮在古诗中常与思乡、团圆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在政治上也有重要影响。司马光的诗风清新自然,颇具情趣。

创作背景

《八月五夜省直》写于八月的一个晚上,正值初秋,诗人感受到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的变化,借此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书籍的热爱。

诗歌鉴赏

《八月五夜省直》是一首描写夜景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人在夜晚的宁静中,感受到温风的轻拂,夕阳的余晖逐渐消失,带来了淡淡的秋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蟾影夜色浅,蛩声秋意新”一句中,蟋蟀的鸣叫与月亮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令人沉醉。最后一句“图书足自适,何物更关身”表明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大火已西落: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温风犹袭人:表达了温暖的季节感受,增强了诗的亲切感。
  • 留连惜纨扇:表现了诗人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留恋。
  • 散诞脱纱巾:细腻的动作描写,传递出诗人对自在生活的向往。
  • 蟾影夜色浅,蛩声秋意新: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展现出秋夜的宁静与深远。
  • 图书足自适:诗人自得其乐,强调了知识的满足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蟾影”比喻月亮,富有诗意。
  • 对仗:如“留连惜纨扇,散诞脱纱巾”,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温风、蛩声等赋予自然以生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夜晚对自然、知识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温风:代表着舒适与自然的和谐。
  • 蟾影:象征着月亮,寄托了思念与宁静。
  • 图书:象征着知识与智慧,体现了作者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大火”指的是?

    • A. 火灾
    • B. 太阳
    • C. 烛火
    • D. 篝火
  2. 诗人对哪些事物表现出留恋?

    • A. 朋友
    • B. 纨扇
    • C. 家乡
    •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蛩声”指的是哪种动物的鸣叫?

    • A. 青蛙
    • B. 蟋蟀
    • C. 鸟
    • D. 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写月夜思乡的情感。
  • 《秋夕》杜牧:表现秋夜的意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八月五夜省直》均以夜景为背景,但《静夜思》侧重思乡之情,而《八月五夜省直》则更强调对知识与生活的感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前者情感浓烈,后者则显得宁静淡泊。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司马光传》
  •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