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视事见年岁丰稔汉夷安恬喜赋见志 其二》
时间: 2025-01-04 08:21: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丽江视事见年岁丰稔汉夷安恬喜赋见志 其二
作者: 马毓林 〔清代〕
土诏侏牜世未易知,
欣看苍赤气恬熙。
年丰比户皆篘酒,
俗朴沿街尽贸丝。
麦饼乳茶留客坐,
芦笙铜鼓赛神祠。
笑余忝作蛮夷长,
无诈无虞两不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丽江的丰收景象和和谐的汉夷关系。诗人感叹于这片土地的富饶与安宁,看到每户人家都在酿酒,街上人们简单朴素地交易着丝绸。麦饼和乳茶让客人们在此小坐,芦笙和铜鼓在神祠中共庆佳节。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身为蛮夷的首领,却未曾欺诈,彼此之间也无任何疑虑。
注释:
- 土诏:指土司的统治。
- 侏牜:可能指当地的少数民族。
- 苍赤气:形容气候清新,阳光明媚。
- 篘酒:指自家酿造的酒。
- 贸丝:指交易丝绸。
- 芦笙:一种当地少数民族的乐器。
- 铜鼓:传统的乐器,常用于庆祝活动。
- 蛮夷:古时对少数民族的称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毓林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生活的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地方特色和民族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谐共处,描绘了丽江的自然风光与丰收景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丽江的丰收与安宁的氛围。诗人以“土诏侏牜”开篇,先表明了地域特征和复杂的民族关系,接着描绘了丰收的场景:“年丰比户皆篘酒”,展现了丰收带来的欢乐与和谐。在这个小镇上,简单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麦饼乳茶留客坐”,诗人通过饮食表现出当地的热情好客。而“芦笙铜鼓赛神祠”则体现了地方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最后,诗人通过自谦的“笑余忝作蛮夷长”表达了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与对汉夷和谐关系的珍视。
整首诗透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宽容与和平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土诏侏牜世未易知:土司统治下的少数民族情况复杂,难以完全了解。
- 欣看苍赤气恬熙:欣喜地看着晴朗明媚的天气,气氛和谐宁静。
- 年丰比户皆篘酒:每家每户都在酿酒,显示出丰收的喜悦。
- 俗朴沿街尽贸丝:人们在街上简单交易丝绸,展现当地的民风淳朴。
- 麦饼乳茶留客坐:麦饼和乳茶招待客人,体现热情。
- 芦笙铜鼓赛神祠:芦笙和铜鼓的音乐在神祠中响起,庆祝丰收。
- 笑余忝作蛮夷长:自谦地说自己身为蛮夷的首领。
- 无诈无虞两不疑:彼此之间无欺诈与疑虑,反映和谐关系。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形象化了丰收和和谐的主题。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汉夷和谐共处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丰收:象征着富饶与希望。
- 酒:代表着欢乐和团聚。
- 丝绸:象征着贸易与繁荣。
- 乐器:代表着文化和传统。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民族团结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笛子
B. 芦笙
C. 钹 -
诗人如何描述当地的丰收? A. 年丰比户皆篘酒
B. 丰收的禾草
C. 满山遍野的稻谷 -
诗中“蛮夷长”指的是谁? A. 汉族人
B. 少数民族首领
C. 外国使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场景,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考;而马毓林的诗则突出丰收的喜悦与民族团结的氛围。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丽江文化志》
- 《中国古代诗词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马毓林及其作品的背景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