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
时间: 2025-01-04 11:21:5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寿楼春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呼深杯浇愁。正春光未老,微雨初收。几度霜边窥镜,座中藏钩。花泪尽,山容秋。问大江何时西流。怕戏鼓尘荒,明珰梦杳,无计诉灵修。浮云意,空悠悠。早临风倦笛,吹满蘋洲。尚见残蝉声曳,断鸿痕留。芳草绿,催行舟。料月明今宵南楼。有空谷佳人,频回素眸天尽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开头,作者用酒杯浇灌愁苦,正值春光未老,细雨轻轻落下。几度在霜边瞥见镜中自己,座位上藏着钩子,花泪已尽,山的容颜如秋。问大江何时才能向西流去?害怕在荒凉的鼓声中欢笑,梦中美好不再,无法诉说心中的灵修。浮云的意象,空荡荡的悠悠。早已在风中倦怠的笛声,吹响满洲的水面。依然能听见残留的蝉声,断鸿的痕迹留下。芳草正绿,催促着行舟。猜测今晚月明时在南楼的情景。那空谷中的佳人,频频回眸,目光遥望天边。
注释:
- 呼深杯浇愁: 用酒杯浇灌愁苦,表达心中忧愁。
- 微雨初收: 细雨刚刚停下,暗示春天的温柔。
- 几度霜边窥镜: 在霜边几次照镜子,反映时间的流逝。
- 藏钩: 隐喻某种情感或事情被隐藏。
- 明珰: 指美好的事物或梦境。
- 灵修: 指心灵的修养和情感的寄托。
- 空悠悠: 形容无所依托的状态。
- 蘋洲: 水面或洲滩,意指宁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匪石,清代诗人,生于1730年,逝世于1798年。字仲华,号匪石,著有诗文,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寿楼春》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憧憬。
诗歌鉴赏:
《寿楼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愁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呼深杯浇愁”开篇便引入了愁苦的主题,紧接着描绘春雨初收、霜边窥镜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时间的流逝的思考愈加明显,特别是“大江何时西流”的提问,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不再。
诗中“尚见残蝉声曳,断鸿痕留”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夏秋交替的时节,蝉声和鸿雁的痕迹进一步突显了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孤独。最后一句“有空谷佳人,频回素眸天尽头”,不仅描绘了佳人的美丽,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整个诗歌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美好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呼深杯浇愁: 以酒解愁,点明主题。
- 正春光未老,微雨初收: 春天的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
- 几度霜边窥镜: 反思自我,感叹岁月。
- 座中藏钩: 暗藏情感,隐晦表达。
- 花泪尽,山容秋: 花已凋零,山的样子已是秋天,暗示时间的流逝。
- 问大江何时西流: 表达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 怕戏鼓尘荒,明珰梦杳: 害怕喧闹,梦境中的美好不再。
- 浮云意,空悠悠: 形容心境的空虚。
- 早临风倦笛: 风中笛声,意境悠远。
- 尚见残蝉声曳,断鸿痕留: 细腻的意象加深孤独感。
- 芳草绿,催行舟: 绿草如茵,催促出行,象征希望。
- 料月明今宵南楼: 期待美好的夜晚。
- 有空谷佳人,频回素眸天尽头: 美人回眸,暗示情感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 “花泪尽”比喻心中的愁苦。
- 拟人: “浮云意”赋予云朵以情感。
- 对仗: “残蝉声曳,断鸿痕留”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反映出一种深沉的忧愁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 代表希望与生机。
- 微雨: 象征柔情与细腻。
- 霜: 暗示时间的流逝。
- 蝉声: 代表夏天与生命的短暂。
- 佳人: 美好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呼深杯浇愁”意指什么? A. 享受生活
B. 借酒消愁
C. 期待未来
答案:B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明珰梦杳”意指___。 答案:美好的梦境不再
-
判断题: 诗中的“浮云意,空悠悠”表达了诗人的愁苦情感。 答案: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 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倾向于乐观的期待。
- 《如梦令》: 侧重于对往昔美好的怀念,情感上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鉴赏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