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 题陈仁先南湖寿母图》
时间: 2025-01-19 22:46: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楼春 题陈仁先南湖寿母图
作者:朱祖谋
云英英溪堂。正兰馨夕膳,梅点春觞。
几度招邀山意,吸嘘湖光。佳处占,鸥凫乡。
看婺星连宵荧煌。况鱼脍双供,鹿车共挽,膝下有仙郎。
年年祝,慈晖长。看双堤缋幅,淡抹浓妆。
最好匊波涤研,临池题香。还整顿闲篇章。
趁柳阴篮舆扶将。看家庆屏开,瑶池绮窗春未央。
白话文翻译
在云雾缭绕的溪堂,正享用着兰香四溢的晚餐,梅花点缀着春日的酒杯。
几次邀请山的幽意,吸引着湖的光彩,佳境占据,鸥鸭成群。
看那婺星在夜空中闪烁,况且桌上有鱼脍双供,鹿车共挽,膝下坐着仙郎。
年复一年祝愿,慈母的光辉永恒。看双堤上装饰的画幅,淡雅又浓妆。
最美的还是波光涟漪,临池题写的香文。还要整顿一下闲散的篇章。
趁着柳阴,借助篮舆的扶持。看家里庆祝的屏风开启,瑶池绮窗春意未央。
注释
- 云英英:形容云雾缥缈,形态美好。
- 兰馨夕膳:兰花的香气在晚餐时散发,体现晚餐的雅致。
- 梅点春觞:梅花映衬着春天的酒杯,象征春日的温馨。
- 婺星:指的是天上的星星,象征美好的夜晚。
- 鱼脍:指鱼肉生食,珍馐之一,体现宴席的丰盛。
- 鹿车共挽:鹿车是古代贵族的交通工具,象征富贵与尊荣。
- 仙郎:指年轻的英俊之子,象征理想中的儿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受到赞誉。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风景以及人文情怀,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
《寿楼春》是作者在欣赏南湖美景时所作,表达了对母亲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家庭团聚的场景,展现了浓厚的亲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寿楼春》通过精致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温馨和祝福的场景。诗的开头,作者以“云英英溪堂”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典雅的氛围,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运用“兰馨夕膳”和“梅点春觞”,进一步渲染了晚餐的雅致,展现出一种家庭聚会的温馨。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作者运用了“几度招邀山意,吸嘘湖光”这样的句子,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似乎在与山水对话,感受其灵气。接下来的“看婺星连宵荧煌”,则给人以梦幻的感觉,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与温暖的家庭聚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
诗中多次提到“年年祝,慈晖长”,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祝愿,强调了亲情的恒久与温暖。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现了美好的自然景色,更深刻地传达了家庭的温馨与亲人的祝福,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英英溪堂:描绘了缥缈的云雾,营造出优雅的环境。
- 正兰馨夕膳,梅点春觞:通过兰花的香味和梅花的点缀,描绘出晚餐的雅致,展现春天的氛围。
- 几度招邀山意,吸嘘湖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与欣赏。
- 佳处占,鸥凫乡:借鸥鸭聚集的意象,描绘出美好的自然环境。
- 看婺星连宵荧煌:夜空中的星星闪烁,增添了诗的梦幻色彩。
- 况鱼脍双供,鹿车共挽:描述宴席的丰盛,鹿车的富贵象征。
- 膝下有仙郎:表现出对理想儿子的期待与祝福。
- 年年祝,慈晖长:强调母亲的关爱是长久不变的。
- 看双堤缋幅,淡抹浓妆:描绘出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
- 最好匊波涤研,临池题香:突显出涟漪和题香的诗意,表达对书写的热爱。
- 还整顿闲篇章:隐含着整理诗文的心情,体现了作者的文人情怀。
- 趁柳阴篮舆扶将:借助自然环境,表现出悠闲的生活方式。
- 看家庆屏开,瑶池绮窗春未央:以瑶池绮窗象征家中的幸福与美好生活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自然景色被赋予人性,增添了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常见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家庭聚会,传达了对母亲的祝福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浓厚的亲情与美好的生活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轻柔与梦幻。
- 兰花:代表高雅与纯洁。
- 梅花:象征坚韧与春天的希望。
- 星星:象征美好与憧憬。
- 鱼脍:象征丰盛与珍贵。
- 鹿车:象征富贵与尊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云英英溪堂”描述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宁静优雅
B. 热闹喧嚣
C. 荒凉冷清
D. 迷雾重重 -
“年年祝,慈晖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感慨时光流逝
B. 对母亲的祝福
C. 对生活的不满
D. 对未来的迷茫 -
诗中提到的“瑶池绮窗春未央”象征着什么?
A. 家庭的幸福与美好生活的延续
B. 自然的变化
C. 个人的孤独
D. 对往事的怀念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寿楼春》更注重描绘家庭温馨的场景,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