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
时间: 2025-01-04 11:52: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逢江南春归。怅匆匆岁月,零落芳菲。
几日哀鹃,啼瘦沈郎腰围。
空剩得柳枝肥好,倩他轻扶残晖。
看尘涴雕梁,泪迷粉阁,双燕认依稀。
情深浅,心低徊。数天涯万里,肠断魂飞。
省识繁华如梦,旧游都非。
无意绪,牵罗帷。总玉纤慵调琴徽。
又梅子江城,阳关唱时花雨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诗人感慨岁月匆匆,花草凋零。几天前听见悲伤的鹃鸟鸣叫,仿佛让人感到瘦弱的身影在腰间萦绕。如今只剩下柳枝茂盛,依然倩丽,却是孤独地扶着残阳的余晖。
看着满是灰尘的雕梁,泪水模糊了粉色的阁楼,双燕在此依稀辨认彼此的身影。感情的深浅,心情的低徊,仿佛在诉说着数不清的离愁别绪,令人肠断魂飞。
回想繁华似梦,旧日游玩之地如今已不再。无心绪,轻轻拉开罗帷,仿佛懒散地弹奏琴音。又如梅子般的江城,阳关曲调中,微雨轻轻洒落。
注释
- 江南春归:指春天来到江南地区。
- 怅匆匆岁月:怅惘地感叹岁月过得太快。
- 零落芳菲:花草凋零,芳香消散。
- 哀鹃:指悲伤的杜鹃。
- 柳枝肥好:柳树的枝条茂盛。
- 尘涴雕梁:尘土沾染了雕刻的梁柱。
- 泪迷粉阁:泪水模糊了粉色的阁楼。
- 数天涯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省识繁华如梦:回忆起繁华的生活如同梦幻一般。
- 无意绪:没有情绪或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家庆,清代诗人,生于江南地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擅长用诗歌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作者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蕴含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惆怅。
诗歌鉴赏
《寿楼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者通过描绘江南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怅匆匆岁月,零落芳菲”一句,直接传达了作者对岁月无情的感慨。随着春天的归来,花朵渐渐凋零,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在诗中,杜鹃的哀鸣与“瘦沈郎腰围”的描写,暗示着一种失落与孤独的情绪。柳枝的丰盈与残阳的余晖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生命的矛盾与无奈。
而“泪迷粉阁,双燕认依稀”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依恋。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繁华如梦的反思,揭示了对生活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作者的哲思。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逢江南春归:春天回归,诗人感受到江南的气息。
- 怅匆匆岁月,零落芳菲:感叹岁月匆忙,花草凋零,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几日哀鹃,啼瘦沈郎腰围:杜鹃的哀鸣让诗人感到心痛,似乎映射了失去的情感。
- 空剩得柳枝肥好:柳树依旧茂盛,象征生命的延续。
- 倩他轻扶残晖:描绘一种孤独的美,扶着残阳的余晖。
- 看尘涴雕梁,泪迷粉阁:对往昔的怀念,泪水模糊了记忆的地方。
- 双燕认依稀:燕子虽在,但情感的疏离感愈加明显。
- 情深浅,心低徊:感情的深度与心情的犹豫,反映内心的挣扎。
- 数天涯万里,肠断魂飞:距离的遥远使人心痛,情感的无奈。
- 省识繁华如梦,旧游都非:对过去繁华的回忆,意识到一切皆是梦幻。
- 无意绪,牵罗帷:对生活的无奈,轻拉罗帷,表现出一种懒散。
- 总玉纤慵调琴徽:调琴时的懒惰,象征着对生活的疲惫。
- 又梅子江城,阳关唱时花雨微:再度提到江城,阳关曲调与花雨轻洒,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繁华比作梦,表达转瞬即逝的感叹。
- 拟人:柳枝被描绘得如人般“肥好”,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情深浅,心低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但也与流逝的时间相对立。
- 杜鹃:悲伤的象征,反映内心的孤独。
- 柳枝:代表生命的繁茂与孤独的美。
- 粉阁:象征着往日的美好与失落的情感。
- 双燕: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微妙与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哀鹃”指的是哪种鸟? A. 喜鹊
B. 杜鹃
C. 燕子
D. 麻雀 -
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主要表现在什么意象上? A. 柳枝
B. 花草
C. 雕梁
D. 余晖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春天的热爱
B. 对繁华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C. 对江南风情的赞美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青门引》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陈家庆的《寿楼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寿楼春》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如梦令》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