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连山拥沧江,峭绝视兹鲜。
由来一气结,殊不丽众巘。
林深鸟声悦,境静人自远。
方吾抱幽介,对此万虑遣。
白话文翻译:
连绵的山峦环抱着滔滔的沧江,峭拔的山峰在眼前显得特别鲜明。
自古以来,这里就凝聚着一种独特的气韵,虽然并不如其他高峰那样华丽。
深深的树林中,鸟鸣声悦耳动听,周围环境静谧,人也因此变得更加悠远。
此时我怀着一种幽静的心情,对着眼前的美景,万千烦恼都随之消散。
注释:
- 连山:指连绵不断的山脉。
- 沧江:指宽广的江河,这里形容水势浩荡。
- 峭绝:形容山势陡峭。
- 气结:意指气韵或气氛的凝聚。
- 殊不丽:并不特别华丽,形容山并不如其他名山美丽。
- 林深:树林茂密。
- 悦:愉悦,愉快的意思。
- 幽介:指一种幽静的心态。
- 万虑遣:指千般烦恼都已消散。
典故解析:
此诗中涉及到的典故较少,主要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提及的“沧江”可以理解为中国许多名江之一,代表着广阔与奔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存,宋代诗人,生活于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特别喜欢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游览焦山时,焦山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著名,诗人在此游历,受到山水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游焦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焦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更通过这样的景观,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首联“连山拥沧江,峭绝视兹鲜”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开启,连绵的山峦与奔腾的江水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接下来的“由来一气结,殊不丽众巘”则引入了诗人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在这幅山水画中,诗人并不单纯地追求华丽的景致,而是强调了自然的气韵和内涵,呈现出一种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诗中的“林深鸟声悦,境静人自远”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使人感到心灵的宁静与远离尘世的烦恼,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诗人以“方吾抱幽介,对此万虑遣”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在这样的环境中,万千烦恼皆随之消散,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连山拥沧江:山峦环抱着江水,形象地描绘了地理环境的壮观。
- 峭绝视兹鲜:山峰的陡峭与鲜明,强调了其独特的美。
- 由来一气结:这里的气韵从古至今凝聚,表现了对地方文化与历史的尊重。
- 殊不丽众巘:虽然不如其他名山那般华丽,但却有其独特的魅力。
- 林深鸟声悦: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鸟鸣声美妙动听。
- 境静人自远: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中,人心灵也得以远离世俗的烦恼。
- 方吾抱幽介: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内心宁静而幽深。
- 对此万虑遣:在这样的环境中,万般烦恼都随之消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水比作情感的寄托,传达诗人心境。
- 对仗:如“连山拥沧江,峭绝视兹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林深鸟声悦,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描写山水之美,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连山:象征着稳固与长久。
- 沧江:代表着广阔与奔放。
- 鸟声:象征着自由与愉悦。
- 幽介:表现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连山拥沧江”对应的意象是什么? A. 大海
B. 山脉
C. 河流 -
“万虑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A. 忧虑重重
B. 宁静自得
C. 迷茫无措 -
此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与《游焦山》相比,王维更加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体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存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