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驮经白马几万里,不似黄龙行路难。
出得尘中一经卷,大千沙界掌中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取经之路的感慨。驮着经书的白马行走了几万里,但与黄龙相比,行路并不算困难。能够从尘世中获取一卷经书,仿佛可以在手中掌控那大千世界的沙界。
注释:
- 驮:背负,驮着。
- 经:佛教经典,这里指的是取经的经书。
- 白马:指“白马驮经”,是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 黄龙:传说中的神龙,象征艰难险阻。
- 尘中:世俗之中,尘世间。
- 大千沙界:宇宙的广阔和复杂,沙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对佛教文化的探讨。李弥逊的诗风简练,常用典故,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与唐代玄奘的取经故事相关,反映了对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渴望。诗中通过白马与黄龙的对比,表达了取经的艰难与所获的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取经的艰辛与目的,展现了诗人对信仰与求知的坚定态度。首句“驮经白马几万里”不仅描绘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也暗示了为求真理所付出的努力。白马驮经的意象带有历史感,承载着千年传承的文化。
“出得尘中一经卷”一句,突显了从世俗中获得智慧的重要性,象征着精神的觉醒与超越。而最后一句“大千沙界掌中看”,则表达了获得真理后,理解宇宙与人生的广阔视野,暗示了知识的力量与重要性。
全诗以对比的手法,强化了取经过程中的不易与最终获得的丰厚回报,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经典的敬仰与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和美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驮经白马几万里:描述驮着经书的白马,象征着取经的艰辛旅程,强调旅途的遥远。
- 不似黄龙行路难:将白马与黄龙进行对比,黄龙象征着更加艰难的路途,表明白马的旅程虽然艰难,但并不如黄龙那样险阻重重。
- 出得尘中一经卷:指从世俗中获得一卷经书,强调知识的珍贵。
- 大千沙界掌中看:通过掌握经书,能够理解更广阔的世界与宇宙,突显智慧的力量。
修辞手法:
- 对比:白马与黄龙的对比,强调取经的相对艰难。
- 隐喻:白马与经书象征着追求真理的道路,黄龙则代表着更高的智慧与挑战。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知识与真理的尊重,以及追求智慧过程中的艰辛与价值,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马:象征着奋斗与信仰的载体。
- 黄龙:象征着艰难与挑战。
- 经卷:象征着智慧与真理。
- 沙界:象征着广阔的宇宙与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驮经白马”中的“驮”是什么意思? A. 骑
B. 背负
C. 驾驶
D. 拖拽 -
诗中“黄龙”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艰难险阻
C. 美丽
D. 平静 -
“大千沙界掌中看”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无知
B. 知识的力量
C. 迷茫
D. 贫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感慨,强调在艰难中寻求解脱与智慧。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有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