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洞寄怀日下诸友》
时间: 2025-01-01 15:22: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花洞寄怀日下诸友》 作者:徐相雨
我生九夷内,识字陋且疏。
六十阛阓眼,三入医无闾。
吴蜀壮游者,或有羡慕余。
人本箕畴旧,仪犹汉官馀。
论交略名位,情真极吹嘘。
书林与画图,招邀恣意摅。
恨不展归限,一年燕邸居。
晨兴促膏秣,言旋敢徐徐。
天末动别情,海外送征车。
登高怅远望,慨然念居诸。
不才应使职,智虑诚拘虚。
若我自为暇,行当赋遂初。
拟访仙人窟,复寻高士庐。
尘霾阻幽兴,岩壑气不舒。
独坐老禅榻,百面咄咄书。
山灵傥怜我,重许良会与。
白话文翻译
我出生在偏僻的九夷地区,识字的能力很差且有限。六十岁了,见识也不过是一些市井琐事,三次进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居所。吴蜀的游子,或许会羡慕我这样的生活。人本来就像田间的禾苗,身份地位却依然像汉朝的官员。谈到交友,名利显得微不足道,真情则很容易被夸大。书画的世界中,邀请我畅所欲言。可惜我无法快意地归去,一年只住在燕邸。清晨起床急于喂马,言谈之间又怎敢从容。天边的离别情绪涌上心头,海外的征车已经启程。登高远望,心中感慨,思念那些居住在远方的朋友。我这样的人,理应有所作为,但智慧和思虑却常常被虚妄所束缚。如果我有闲暇,必定会赋诗抒怀。打算去寻找仙人的洞府,再次寻访高士的居所。可是尘世的烦恼阻碍了我的雅兴,山中的气息也感到压抑。独自坐在老禅榻上,四周书籍环绕,思绪纷飞。愿山神能够怜惜我,重现良缘与友谊。
注释
- 九夷:古代指的是偏远的地区,主要是指西南方。
- 阛阓:指市集、商场。
- 医无闾:形容生活艰难,没有合适的居所。
- 吴蜀:指古代的吴国和蜀国,代表着壮游者。
- 箕畴:比喻田间的禾苗,形容平民百姓。
- 燕邸:指居住的地方,可能是指燕国的某处。
- 晨兴促膏秣:形容早起急于喂马,生活匆忙。
- 天末:指天边,暗示离别情感。
- 山灵:指山中的神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相雨,清代诗人,生于九夷地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个人情感与生活体验,风格独特,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与好友分别的时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身处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徐相雨的《桃花洞寄怀日下诸友》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几句以自我介绍的方式,突出自己的身世背景,表现出对社会名利的淡漠。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对吴蜀壮游者的描写,反映了对他人生活的羡慕,同时也自谦自己的不才。作者在诗中多次提到“恨不展归限”,可见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最后,诗人以对山灵的寄望结束,既是对友谊的期待,也是对未来的期盼,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洒脱与坚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生九夷内:自述出生于偏远地区,暗示身份低微。
- 识字陋且疏:强调自己文化知识的不足。
- 六十阛阓眼:表明虽年长,却只见过市井琐事。
- 三入医无闾:三次进城却找不到适合的地方。
- 吴蜀壮游者:提到他人对自己生活的羡慕。
- 人本箕畴旧:反映人们的本质如同田间的禾苗。
- 论交略名位:交友时,地位不重要,情感才重要。
- 情真极吹嘘:真情容易被夸大,暗含对世态的批评。
- 书林与画图:书画界的邀请,表现出文化氛围。
- 恨不展归限:对无法归乡的遗憾。
- 晨兴促膏秣:形容生活忙碌。
- 天末动别情:离别的感伤。
- 登高怅远望:抒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 不才应使职:自谦,认为自己不应有太高的期待。
- 若我自为暇:若有闲暇,定要赋诗。
- 拟访仙人窟:想去寻找理想中的隐士。
- 尘霾阻幽兴:尘世的烦恼影响了雅兴。
- 独坐老禅榻:独自一人,环境宁静。
- 山灵傥怜我:希望山神能够怜悯自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禾苗,强调平民身份。
- 对仗:如“晨兴促膏秣,言旋敢徐徐”,增强诗的节奏感。
- 拟人:山灵的描写使自然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名利的淡漠,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夷:象征着偏僻与无名。
- 晨兴:代表生活的忙碌与压力。
- 山灵:象征着自然与理想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徐相雨的《桃花洞寄怀日下诸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怀念
- B. 对名利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人生的无奈
-
诗中提到“吴蜀壮游者”,这指的是哪类人群?
- A. 诗人
- B. 壮游者
- C. 学者
- D. 商人
-
诗中“天末动别情”表达了什么?
- A. 离别的痛苦
- B. 归乡的喜悦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徐相雨与王之涣的《送友人》,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但徐相雨更倾向于自我反思与内心的孤独,而王之涣则更加注重对朋友的祝福与美好愿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哲学视角下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