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七夕》

时间: 2025-01-19 19:18:27

风紧暮云浮。

独倚危楼。

伤心转自恨牵牛。

何事聘钱偿未得,岁岁离愁。

佳节喜逢秋。

灵鹊桥头。

银河风浪夜悠悠。

莫道人间容易别,天上难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七夕
风紧暮云浮。独倚危楼。伤心转自恨牵牛。何事聘钱偿未得,岁岁离愁。佳节喜逢秋。灵鹊桥头。银河风浪夜悠悠。莫道人间容易别,天上难留。

白话文翻译:

在风急云浮的傍晚,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心中伤感,渐渐对牛郎产生了怨恨。为什么聘礼和相会的承诺总是无法兑现,年年岁岁都被离愁困扰。佳节之际,正巧遇上秋天,看到灵鹊在桥头相迎。银河在风浪中翻滚,夜色漫长而悠远。不要说人间的离别容易,天上却难以长久相留。

注释:

  • 风紧:形容风势强劲,给人一种紧迫感。
  • 危楼:高耸的楼阁,常用以表达孤独和忧伤的情景。
  • 牵牛:指牛郎,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 聘钱:指结婚所需的聘礼。
  • 佳节:指七夕节。
  • 灵鹊:传说中负责搭建鹊桥的鸟类,象征着爱情的媒介。
  • 银河:指天上的河流,象征着距离与遥远。

典故解析: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讲述了牛郎与织女的悲欢离合。每年七夕,鹊桥相会,象征着爱情与思念。诗中提及的“灵鹊桥头”即是指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绣孙,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抒情,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七夕节,正值秋天,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以及对人间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 七夕》通过对七夕节日的描写,展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情感深邃而复杂。开头的“风紧暮云浮”就以生动的意象渲染出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氛围。诗人在高楼独自倚靠,象征着他内心的孤寂和对爱情的渴望。随着情感的递进,诗人对“牵牛”的怨恨也浮现出来,表达了对牛郎未能如愿以偿的失望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佳节喜逢秋”则是对节日的期待与无奈交织,尽管是佳节,内心的离愁依然无法释怀。最后几句“莫道人间容易别,天上难留”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人间和天上的两重隔阂,深刻反映了对爱情和团聚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紧暮云浮:描绘傍晚时分,风急云动的景象,传达一种紧迫感。
  2. 独倚危楼:表现诗人独自一人,身处高处的孤独感。
  3. 伤心转自恨牵牛:从对离别的伤心转为对牛郎的怨恨,反映对爱情的不满。
  4. 何事聘钱偿未得:质疑为何承诺的聘礼始终未能实现,暗示爱情的无奈。
  5. 岁岁离愁:每年都在离愁中度过,表现出时间的无情。
  6. 佳节喜逢秋:尽管是节日,却也让人倍感愁绪。
  7. 灵鹊桥头:提及鹊桥,象征着相会与希望。
  8. 银河风浪夜悠悠:描绘银河的浩瀚与夜晚的悠长,增强了孤独感。
  9. 莫道人间容易别,天上难留:强调人间分离的痛苦和爱情的不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爱情的障碍,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 拟人:将银河与风浪拟人化,表现出情感的波动。
  • 对仗:如“佳节喜逢秋,灵鹊桥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对七夕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人间离别的痛苦与难以长久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危楼:象征孤独和思念。
  • 牵牛:象征牛郎,代表爱与希望。
  • 灵鹊:象征爱情的媒介,代表重聚的渴望。
  • 银河:象征距离与隔阂,表现爱情的难以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牵牛”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 A. 织女
    • B. 牛郎
    • C. 嫦娥
    • D. 孟姜女
  2. “佳节喜逢秋”中的“佳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七夕节
    • C. 元宵节
    • D. 春节
  3. 诗中提到“灵鹊桥头”,灵鹊主要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团聚
    • C. 爱情
    • D. 牺牲

答案

  1. B. 牛郎
  2. B. 七夕节
  3. B. 团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词对比

  • 对比俞绣孙的《浪淘沙 七夕》与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两者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但俞绣孙更侧重于离愁与孤独的情感,而秦观则描绘了爱情的美好与希望。通过不同的情感基调,反映出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解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牛郎织女传说及其文化意义》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