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晚步郡圃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6 04:26:28

画舫鸣钲野寺钟,暮声惊破翠烟重。

好风不解藏天巧,彫碎孤云作数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后晚步郡圃二首 其一
画舫鸣钲野寺钟,
暮声惊破翠烟重。
好风不解藏天巧,
彫碎孤云作数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傍晚的景象:画舫上的钲声与野外寺庙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傍晚的铃声打破了浓密的青烟。微风似乎不懂得藏匿天上的巧妙景致,把孤单的云朵雕刻成了几座山峰。

注释:

  • 画舫:指装饰华丽的船只,常用于游玩。
  • 鸣钲:钲是打击乐器,鸣钲即发出声音。
  • 野寺钟:指乡间寺庙的钟声。
  • 翠烟:指青色的烟雾,形容景色的朦胧。
  • 好风:指温和的风。
  • 藏天巧:意指天上的美景巧妙地隐藏。
  • 彫碎:雕刻的意思,这里形容风把云朵的形状改变。
  • 孤云:孤单的云朵,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 数峰:几座山峰,形容云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充满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他身处的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常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此时,他可能在郡圃散步,感受到雨后自然的美好,便有了此诗。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雨后晚步郡圃二首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把雨后的傍晚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的开头,以“画舫鸣钲野寺钟”引入,钲声与钟声相交织,这种音乐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氛围。接着,诗人用“暮声惊破翠烟重”表现了傍晚的宁静被打破,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在描写自然现象时,杨万里巧妙运用“好风不解藏天巧”,展现出风的无形和云的变化,风似乎不懂得如何把美丽的景致隐藏,反而将孤云雕刻成了数峰,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变幻。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及深厚的情感。诗中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还有听觉上的享受,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恬静的雨后傍晚,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舫鸣钲野寺钟”:画舫上的钲声与野外寺庙的钟声交织,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妙的音景。
  2. “暮声惊破翠烟重”:傍晚的铃声打破了浓厚的青烟,描绘出一个宁静却又生动的场景。
  3. “好风不解藏天巧”:微风无意间揭示了天上的美丽,表现了自然的任性和随意。
  4. “彫碎孤云作数峰”:孤云被风雕刻成几座山峰,表现了云的变化和自然的神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朵比作山峰,展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奇妙。
  • 拟人:将风赋予了“不解”的人性特征,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如“画舫鸣钲”与“野寺钟”,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舫:象征着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的交融。
  • 野寺钟:代表着宁静的乡村生活与宗教的庄严。
  • 翠烟:象征着自然的朦胧与神秘。
  • 孤云:表现孤独与变化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画舫鸣钲”描述的是哪种场景?

    • A. 船上的音乐
    • B. 山上的钟声
    • C. 野外的风声
    • D. 市集的喧闹
  2. “好风不解藏天巧”意指:

    • A. 风喜欢藏匿
    • B. 风揭示了美丽
    • C. 风不会改变
    • D. 风与山无关
  3. 诗中“孤云”象征:

    • A. 友谊
    • B. 孤独与自由
    • C. 家庭
    • D. 时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音韵的交融与自然的细腻表现,而王维则在意境上更为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杨万里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背景和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美学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