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

时间: 2025-01-14 16:53:13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

曾不争先及春早,能陪芍药到薰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曾不争先及春早,能陪芍药到薰风。

白话文翻译:

已经过了谷雨节气十六天,仍然可以看到牡丹花开得浅红色。它从不争先恐后,也不急于春天来得早,能够陪伴着芍药一起迎接温暖的春风。

注释: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4月19日或20日,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和雨水增多。
  • 牡丹:一种名贵的花卉,象征富贵和繁荣。
  • 芍药:另一种花卉,常与牡丹相伴,寓意美丽和财富。
  • 薰风:温暖的春风。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牡丹和芍药,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美丽和繁荣的象征,尤其牡丹被誉为“花王”。这些花卉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作品以清新、自然见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花卉、山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牡丹盛开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赞美及其与芍药的相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作,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花卉的美丽。诗的开头通过“已过谷雨十六日”引入,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随后“犹见牡丹开浅红”描绘了牡丹花开的恰到好处的景象,既体现了春天的温暖,又暗示了花期的延续。接着,诗人通过“曾不争先及春早”的表达,表现出牡丹的优雅与从容,似乎在告诉我们,花卉的美丽并不在于争先恐后,而在于与自然和谐共存。最后一句“能陪芍药到薰风”则传达了花卉之间的相互陪伴与和谐,体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整体上,这首诗有着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花卉的热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过谷雨十六日:说明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六天,强调了春季的时光流逝,暗示生命的短暂。
  2. 犹见牡丹开浅红:牡丹花在这个时间仍然盛开,象征着美丽与生命力。
  3. 曾不争先及春早:牡丹不急于争先,表现出一种从容的态度。
  4. 能陪芍药到薰风:牡丹与芍药共同迎接春风,传达出一种相伴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犹见牡丹”和“能陪芍药”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牡丹被赋予了人性,表现出其不争先的特质,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花卉之间的和谐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牡丹:象征着华丽与繁荣,代表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芍药:象征着温婉与美丽,与牡丹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中对不同美的欣赏。
  • 薰风:温暖的春风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谷雨”是哪个节气?

    • A) 春分
    • B) 夏至
    • C) 谷雨
    • D) 秋分
  2. 牡丹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懦弱
    • B) 富贵
    • C) 贫穷
    • D) 忍耐
  3. “能陪芍药到薰风”这句中的“薰风”指的是什么?

    • A) 冬风
    • B) 夏风
    • C) 秋风
    • D) 春风

答案:

  1. C) 谷雨
  2. B) 富贵
  3. D) 春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生机,但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和生命的轮回,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梅尧臣的花卉描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