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汝遗澄心纸二轴初得此物欧阳永叔又得於》

时间: 2025-01-04 10:16:04

三得澄心纸,吾尝再有诗。

粗能条本末,不复语兴衰。

堪入右军迹,惭无幼妇辞。

君家兄弟意,将此比乌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得澄心纸,吾尝再有诗。
粗能条本末,不复语兴衰。
堪入右军迹,惭无幼妇辞。
君家兄弟意,将此比乌丝。

白话文翻译

我三次得到了澄心纸,我曾经再作诗。
大致能条理出文章的头绪,不再讲述兴衰的事。
这纸可以承载王羲之的笔迹,但我惭愧没有像幼妇那样的辞藻。
你家兄弟的情意,似乎与这纸相媲美。

注释

  • 澄心纸:一种纸张,意为清澈心灵,象征创作的灵感和纯净。
  • 右军:指王羲之,著名书法家,代表了书法的高峰。
  • 幼妇辞:指年轻妇女的言辞,形容文采的细腻和优美。
  • 乌丝:这里指丝绸,暗喻珍贵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白描手法描绘情感与景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得到澄心纸后,表达了他对创作的渴望与自省,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书法艺术的崇敬和对自身文采的谦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梅尧臣对澄心纸的珍惜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开头的“三得澄心纸”表明了他对这纸张的三次获得,暗示了它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吾尝再有诗”展现了他对诗歌的追求和努力,虽然他自谦“粗能条本末”,但也显示出他对文学创作的认真态度。

“堪入右军迹”一句,则是通过王羲之的书法与自己的诗作相比较,既表达了对前人艺术成就的敬仰,又隐含了自身在文学上的不足感。最后提到“君家兄弟意”,则是以友情和亲情来比喻诗歌的情感深度,展现了人际之间的温暖与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纸张的珍视,折射出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对自身文才的反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得澄心纸:诗人三次获得澄心纸,强调其珍贵和对创作的启发。
  2. 吾尝再有诗:表明诗人曾因这纸而作诗,暗示灵感的来源。
  3. 粗能条本末:虽然能整理文章的脉络,但他自谦未能深入。
  4. 不复语兴衰:不再讲述诗歌的兴起与衰落,显示对创作的专注。
  5. 堪入右军迹:这纸适合书写,能承载王羲之的书法,体现对书法的仰慕。
  6. 惭无幼妇辞:惭愧自己没有如年轻妇女般细腻的文采。
  7. 君家兄弟意:朋友的情谊,可以与这纸的珍贵相提并论。
  8. 将此比乌丝:将诗意比作珍贵的丝绸,表现了诗的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澄心纸比喻为创作的灵感源泉。
  • 对仗:全诗用词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自谦:诗人用谦逊的语气表达对自己创作的不足,展现了谦恭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创作工具的珍视、对古代书法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文采的谦逊。通过对澄心纸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澄心纸:象征着纯净的创作心灵。
  • 右军:代表了书法和文化的高峰。
  • 幼妇辞:象征着细腻和优美的文风。
  • 乌丝:象征着珍贵和高雅的东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得澄心纸”中“澄心纸”象征什么? A. 书法艺术
    B. 诗歌创作
    C. 精神的纯净
    D. 文人的情怀

  2. “惭无幼妇辞”中“幼妇辞”指的是什么? A. 年轻妇女的优雅文采
    B. 古代诗人的作品
    C. 书法的技巧
    D. 诗歌的兴衰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李白的作品中,梅尧臣更注重文采和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以豪放和奔放见长。两者在创作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