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君贶环溪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地胜风埃外,门深花竹间。
波光冷于玉,溪势曲如环。
荣路回翔厌,华轩啸咏闲。
堪羞谢太傅,不复到东山。
白话文翻译:
这片土地胜过尘世的喧嚣,门前深藏在花竹之间。
水波的光泽比玉还要清冷,溪水的走势宛如环状。
在荣华富贵的道路上我已感到厌倦,华丽的车轩中我悠然吟唱。
我惭愧于谢太傅,不再回到东山隐居。
注释:
字词注释:
- 地胜:地方更胜过;此处指环境优美。
- 风埃外:尘世的喧嚣与污染。
- 波光冷于玉:水面波光闪烁,清冷如玉。
- 溪势曲如环:溪水流动的形态弯曲如圈。
- 荣路:指繁华富贵的道路。
- 华轩:华丽的车马。
- 堪羞:令人感到羞愧。
- 谢太傅:指谢安,东山隐士,象征隐逸生活。
典故解析:
- 谢太傅:谢安是东晋著名政治家与隐士,以淡泊明志、隐居东山著称,成为后人向往的隐士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冲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提倡理学,重视治国平天下,作品融合了道德哲学与政治思想。
创作背景: 《君贶环溪》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荣华的厌倦,表现了他在忙碌的政务与喧嚣的社会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诗歌鉴赏:
《君贶环溪》展现了司马光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作者通过“地胜风埃外”表达了此地的宁静和美丽,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水波的清冷与溪水的曲折描绘出一种柔和而静谧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诗人感到对荣华富贵的厌倦,反映了他对华丽生活的疏离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堪羞谢太傅”更是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与自愧,表达了对谢安这种隐士生活的向往,显示出作者渴望逃避官场纷扰,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地胜风埃外:此句点明环境的优美,强调了与外界喧嚣的对比。
- 门深花竹间:进一步描写了门前的景致,花竹相间,体现了幽静之所。
- 波光冷于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面波光的清冷,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 溪势曲如环:溪水的流动形态如环,既表现了自然的柔美,又暗示了人生的曲折。
- 荣路回翔厌: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厌倦,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挣扎。
- 华轩啸咏闲:闲适的吟唱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堪羞谢太傅:感到惭愧,显示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崇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波的光泽比作玉,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前后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水波的冷意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个人情感,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不懈追求,表现了对官场与世俗生活的厌倦,传达出一种向往宁静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地胜:象征着理想的栖息之地。
- 波光:代表着清澈的心灵与纯粹的生活。
- 溪势:暗示人生的曲折与变化。
- 荣路:象征着繁华的世俗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谢太傅”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司马迁
- B. 谢安
- C. 陶渊明
- D. 杜甫
-
“波光冷于玉”中“冷”字的意思是:
- A. 寒冷
- B. 清澈
- C. 凉爽
- D. 没有温度
-
全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C. 对自然的热爱
-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司马光与陶渊明的作品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陶渊明的《饮酒》通过简约的自然描写和自我陶醉的情感,与司马光的《君贶环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不同风格的隐逸思想。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述》
- 《司马光与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