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点绛唇(早春)
原文展示:
春到垂杨,嫩黄染就金丝软。丽晴新暖。涌翠千山远。为甚年年,眉向东风展。闲消遣。欲归犹懒。渔笛天将晚。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临,垂柳的嫩芽染上了金丝般的柔软。阳光明媚,气温宜人,远处的千山被青翠的颜色覆盖。为什么每年都会如此,眉头却总是在东风中舒展?闲来无事,想要回家却又懒得动。渔舟的笛声在天色渐晚时响起。
注释:
- 垂杨:指垂柳,春天时柳树垂下的枝条。
- 嫩黄:指柳芽的颜色,形容春天新生的嫩芽。
- 金丝软:比喻柳条柔软如金丝。
- 涌翠:形容山峦的青翠之色如潮水般涌来。
- 眉向东风展:指春风吹拂下,人的眉毛舒展,形象地描绘出愉悦的心情。
- 闲消遣:指无所事事,随意消磨时间。
- 欲归犹懒:想要回家却感到懒惰。
- 渔笛:渔民用的竹笛,天将晚时的悠扬笛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因其词风清新、婉约而被后人称颂。生平多游历,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作品中常渗透着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点绛唇(早春)》创作于春季,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借助春天的美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惬意。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闲适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早春)》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以“春到垂杨”引入,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接着描绘了柳树的嫩芽和温暖的阳光,营造了一个恬静而美好的春日氛围。
“为甚年年,眉向东风展”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似乎每年春天来临时,都会使他的心情愉悦。然而,接下来的“闲消遣,欲归犹懒”则透露出一种矛盾的心情,想要回归却又感到懒散,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最后一句“渔笛天将晚”,则通过渔舟的笛声,传达了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情感,仿佛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整首词在描写中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情感交错,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到垂杨:春天的到来,描绘了生机与希望。
- 嫩黄染就金丝软:通过色彩与质感表现春天的柔和与美丽。
- 丽晴新暖:天气晴朗,温暖新鲜,表达了春天的舒适感。
- 涌翠千山远:描绘远山的青翠,展现了春天的广阔与生机。
- 为甚年年,眉向东风展:反思为什么每年春天都会如此愉悦,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依恋。
- 闲消遣,欲归犹懒: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内心的懒散。
- 渔笛天将晚:用渔笛的声响结束,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比喻成金丝,增强了春天的柔美感。
- 拟人:春风让眉头舒展,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垂杨:象征着柔美与温暖。
- 渔笛:象征着宁静与生活的简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春到垂杨”中的“垂杨”指什么?
- A. 柳树
- B. 桃树
- C. 梅树
-
诗中提到的“渔笛”在什么时刻响起?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天将晚
-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
- A. 怨恨
- B. 无奈
- C. 喜悦
答案:
- A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定风波》
诗词对比:
对比赵长卿的《点绛唇(早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写了自然和情感,但赵长卿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矛盾,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两者在表现形式与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