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点绛唇
作者: 沈梧 〔清代〕
原文展示:
燕子才来,海棠红退春将暮。
倚阑无语,一院荼蘼雨。
人去天涯,梦也无凭据。
将谁诉,乱愁如絮,飞遍江南路。
白话文翻译:
燕子刚刚飞来,海棠花的红色已经退去,春天即将结束。
我倚靠在栏杆上无话可说,院子里的荼蘼花在细雨中凋落。
人已经远去天涯,梦中也没有可信的凭据。
我将向谁倾诉,心中的愁苦如同纷飞的絮状,飘散遍江南的道路。
注释:
- 燕子:春天的信使,象征着春季的来临。
- 海棠红:海棠花的红色,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荼蘼:一种花,常在春末夏初开,代表着时光的流逝。
- 无凭据:没有确凿的依据或证据,表示梦境的不真实。
- 乱愁如絮:形容内心的愁苦像纷飞的絮状物,轻柔却又无处不在。
典故解析:
- 燕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燕子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美好的希望。
- 荼蘼:荼蘼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与春末夏初的景象相联系,含有“春去”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梧,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而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情感深邃,善于表现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点绛唇》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与个人情感的孤独,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愁苦。
诗歌鉴赏:
《点绛唇》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春末夏初时节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燕子才来”与“海棠红退”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逝去。燕子是春天的象征,而海棠花的凋落则暗示着时光的无情,春天的美好即将结束。接下来的“倚阑无语”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静坐在栏杆旁的情景,细雨中的荼蘼花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人去天涯,梦也无凭据”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失去的亲人或朋友让他感到无依无靠,梦境中的美好再也无法得到现实的印证。最后一句“将谁诉,乱愁如絮”将内心的愁苦比喻为纷飞的絮状物,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无助与迷茫。整首词通过自然与情感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深刻的生命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子才来:春天的象征,暗示着生活的希望。
- 海棠红退春将暮:春天的美好逐渐消逝,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倚阑无语:诗人陷入沉思,没有言语,感受到孤独。
- 一院荼蘼雨:细雨中花瓣飘落,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哀伤。
- 人去天涯:表达了与亲友的离别,内心感到孤寂。
- 梦也无凭据:梦中的美好没有现实的支撑,进一步加深孤独感。
- 将谁诉:无处倾诉内心的愁苦。
- 乱愁如絮,飞遍江南路:愁苦如同飞舞的絮,遍布大江南北,无法逃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乱愁如絮”,形象生动。
- 对仗:如“倚阑无语”和“一院荼蘼雨”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春末的自然景象,深刻表达了孤独、失落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个人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希望与生机。
- 海棠:美好而短暂的春天,象征青春与美丽。
- 荼蘼:春末的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雨:象征着忧伤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燕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海棠红退”表现了春天的____。
-
判断题:诗中“倚阑无语”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是/否)
答案:
- B
- 逝去
- 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沈梧的《点绛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孤独与情感的细腻,但沈梧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个人的愁苦,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