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慈云》

时间: 2025-01-19 14:51:58

老怀不与世情便,才说閒行兴翼然。

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

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慈云
作者: 陈著 〔宋代〕

老怀不与世情便,
才说闲行兴翼然。
微湿易干沙软路,
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
底用寻梅山自妍。
笑问松边人立石,
汝知今日是何年。


白话文翻译:

我这老头子与世俗的情感没有太多的联系,刚才说到悠闲的行走心情就变得轻快。路面微湿易干,沙软的道路上,大寒天气却意外温暖,雪后晴天。虽然还没到达寺庙,香气却已先行而至,何必去山中寻梅呢?我笑着问在松树边站着的人,你知道今天是哪一年吗?


注释:

字词注释:

  1. 老怀: 老人的心怀,指年长者的心态。
  2. 世情便: 世俗的事情。
  3. 闲行: 悠闲地行走。
  4. 翼然: 形容轻快、快乐的样子。
  5. 微湿易干: 形容天气湿润,容易干燥。
  6. 大寒却暖: 尽管是寒冷的季节,却感到温暖。
  7. 香先妙: 香气先到,令人感到美妙。
  8. 寻梅: 寻找梅花,通常用于描写冬季的景象。
  9. 汝知: 你知道。

典故解析:

  • 寻梅: 典出古代文人对梅花的喜爱,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松边人: 可能指隐士或修道者,反映出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对生活有独特的见解,擅长描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著游览慈云山之际,表达了他对老年、生活和自然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崇尚和对世俗的淡漠。


诗歌鉴赏:

《游慈云》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游历慈云山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一句“老怀不与世情便”,直接指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诗人以“闲行兴翼然”表现出游玩时的轻松愉悦,反映了内心的一种自由与轻松。

在自然描写上,诗人用“微湿易干沙软路”和“大寒却暖雪晴天”展现出一种奇妙的气候变化,似乎在传达一种人生哲学,即生活中总有意外的美好。尤其是“不曾到寺香先妙”,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捕捉,香气的提前到来象征着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汝知今日是何年”,不仅是对读者的提问,也是一种哲思的引导,促使人们反思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人生感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怀不与世情便: 诗人自述年老,与世俗情感疏远。
  2. 才说闲行兴翼然: 刚才谈到悠闲的行走,心情变得轻快。
  3. 微湿易干沙软路: 描述路面湿润,行走舒适。
  4. 大寒却暖雪晴天: 寒冷的天气却感到温暖,体现自然的奇妙。
  5. 未曾到寺香先妙: 香气未至,便已感受到美妙。
  6. 底用寻梅山自妍: 不必特意去寻梅,山自有其美。
  7. 笑问松边人立石: 诗人向松树边的人询问。
  8. 汝知今日是何年: 提问时间,反映对岁月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 如“微湿易干”和“大寒却暖”,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 “香先妙”将香气拟人化,增加生动感。
  • 反问: “汝知今日是何年”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悟与对自然美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老怀: 象征年长者的智慧与淡泊。
  2. 闲行: 代表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3. 沙软路: 体现自然的温和与柔软。
  4. 雪晴天: 寒冷与温暖的交替,象征人生的起伏。
  5. : 预示着美好事物的存在。
  6. : 高洁与坚韧的象征。
  7. : 寓意长寿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世情的态度是: A. 亲密
    B. 疏远
    C. 依赖
    D. 忽视

  2. 诗中提到的天气变化是: A. 暖和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天
    C. 炎热的夏天
    D. 凉爽的秋天

  3. “未曾到寺香先妙”中“香”指的是什么? A. 食物的香味
    B. 花香
    C. 佛香
    D. 自然的香气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庐山谣》-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陈著的《游慈云》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