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七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8 22:03:29

春寒恻恻浑难定。

有个春人病。

兰愁拥髻可怜他。

又是天涯芳草不能歌。

一枝清瘦棠梨影。

小院沈沈静。

柔魂能彀再销么。

行到悄无人地落花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寒恻恻浑难定。
有个春人病。
兰愁拥髻可怜他。
又是天涯芳草不能歌。
一枝清瘦棠梨影。
小院沈沈静。
柔魂能彀再销么。
行到悄无人地落花多。


白话文翻译

春寒料峭,让人难以安定。
有一个人在春天里感到忧伤。
她那忧愁的兰花发髻,真让人心疼。
又是天涯的芳草,无法歌唱。
一枝清瘦的棠梨影子,
小院子里静悄悄的,
柔弱的灵魂还能够再燃烧吗?
走到那无人之地,落花满地。


注释

  • 恻恻:形容寒冷的样子,令人感到凄凉。
  • 春人:春天的人,指在春天感到悲伤的人。
  • 兰愁:形容女子的忧愁,兰花象征清雅与忧愁。
  • 天涯芳草:形容离别或遥远的地方,芳草比喻青春的美好,但因离散而无法歌唱。
  • 清瘦:形容枝条或影子细长瘦弱。
  • 沈沈静:形容小院子里静谧的气氛。
  • 柔魂:指柔弱的灵魂或情感。
  • 落花多:形容花瓣落下,反映失落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敦复,清代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以细腻、清新见长,善用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寒之际,正值新旧交替之时,抒发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春寒中的孤独与忧伤,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虞美人七首 其二》以春寒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开篇的“春寒恻恻浑难定”,将读者带入一个冷清的春天,气候的寒冷与心情的低沉交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提到“有个春人病”,暗示着在这春日的寒意中,某个女子正经历着情感的煎熬。她的“兰愁”不仅是对兰花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又是天涯芳草不能歌”,此句运用典型的离愁意象,芳草象征着美好与青春,但因距离而无法相聚,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可奈何。接下来的“清瘦棠梨影”,以清瘦的影子暗喻孤独的身影,增添了诗的凄凉感。

“小院沈沈静”则呈现出一种寂静的美,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孤独与沉默。而“柔魂能彀再销么”则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对能否再次燃起柔弱情感的疑问,深刻反映出对爱情与生活的迷茫。最后一句“行到悄无人地落花多”,落花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失落,诗人在无人之地的徘徊中,似乎在寻找那已逝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春天的冷清与内心的孤独,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春寒恻恻浑难定:春天寒冷,心情难以平定。
    • 有个春人病:有一个人在春天里感到忧伤。
    • 兰愁拥髻可怜他:她的忧愁如同兰花般,令人怜惜。
    • 又是天涯芳草不能歌:远方的芳草无法歌唱,暗示离愁。
    • 一枝清瘦棠梨影:孤独的影子,象征失落与寂寞。
    • 小院沈沈静:小院静谧,衬托出内心的孤独。
    • 柔魂能彀再销么:对情感与未来的思考,是否能再次燃起。
    • 行到悄无人地落花多:行走在无人之地,感受到生命的失落。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愁比作女子的忧愁,形象生动。
    • 拟人:将春天与情感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内心孤独的深刻思考,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意象分析

  • 春寒:象征着生命的寒冷与困扰,暗示诗人心境。
  • 兰愁:象征着清雅与忧伤,展现女子的情感。
  • 芳草: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然而却因距离而失落。
  • 棠梨影:象征孤独与失落,表达内心的寂寞。
  • 落花:象征生命的流逝与失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春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怒火
    B. 寂寞
    C. 幸福
    D. 喜悦

  2. 填空题:诗中“兰愁拥髻可怜他”中的“兰愁”指代的是__

  3. 判断题:整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春天的快乐与欢愉。 (对/错)

答案

  1. B
  2. 对女子的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孤独。两者都表现了女性在春天时节的情感波动,但蒋敦复的作品更加突出对孤独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研究》
  2. 《古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